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美女,欧美一性一交

期刊在線咨詢服務,立即咨詢

400-838-9662 購物車(0)

青藏高原積雪對陸面過程熱量輸送的影響研究

王婷; 李照國; 呂世華; 姚闖; 馬翠麗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 四川成都610225;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寒旱區陸面過程與氣候變化重點實驗室; 甘肅蘭州7300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 江蘇南京210044

關鍵詞:青藏高原 積雪深度 積雪日數 陸面過程 熱量輸送 

摘要:利用1979-2016年中國區域長時間序列逐日雪深資料,分析了青藏高原積雪深度與積雪日數的分布及變化特征,并將積雪期劃分為三個階段(積累期、鼎盛期和消融期),結合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資料,分析了積雪與地表熱狀況(氣溫、地表和土壤溫度)和能量輸送量(地表凈短波輻射、地表凈長波輻射、感熱通量、潛熱通量、地表熱通量和土壤熱通量)的相關關系,初步探討了積雪在高原陸面過程中的作用。結果表明:研究時間范圍內青藏高原積雪(深度和日數)主要呈減少趨勢,僅在黃河源區及高原邊緣地區為增加趨勢,積雪鼎盛階段(12月)的減少趨勢最顯著;高原積雪對地表主要起降溫作用,深層土壤溫度對積雪的響應存在滯后性,積雪的減少抑制了土壤向上的熱量輸送進而不利于凍土的發育;高原積雪與地表感熱和地表熱通量主要呈現負相關關系,潛熱通量與積雪也呈負相關特征但比感熱通量的相關性小。由于ERA-Interim資料對高原積雪深度的描述與本研究使用的衛星遙感積雪深度存在較大偏差(包括空間分布、氣候傾向率、年際變化以及絕對大小等),導致本研究中積雪與地表熱狀況和熱通量的相關度不高,需要通過陸面模式模擬做進一步探討。

高原氣象雜志要求:

{1}標題,序數后用實心黑點,如“1.”“2.”“3.”,左側空二字符。

{2}來稿不得涉及國家機密,涉及者應有單位證明。來稿一式兩份,請自留底稿,文稿不論錄用與否一律不退稿。

{3}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論證嚴謹,文字簡煉,標點準確。

{4}本刊對作者項(包含作者名、單位、省市、郵編)中文和英文不做修改,印刷后出現錯誤,后果自負。

{5}參考文獻:論文中直接或間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均需標注參考文獻。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高原氣象

北大期刊
預計1-3個月審稿

期刊主頁
相關期刊
我們的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杨浦区| 遂平县| 朝阳区| 新乐市| 揭西县| 客服| 苗栗县| 宁明县| 寿阳县| 巴中市| 绥棱县| 师宗县| 龙门县| 古田县| 寿阳县| 宁武县| 玉田县| 镇沅| 额济纳旗| 阳城县| 绥阳县| 芦溪县| 武鸣县| 获嘉县| 莲花县| 万盛区| 凤阳县| 枣强县| 永川市| 香格里拉县| 子长县| 济南市| 满城县| 道孚县| 莆田市| 本溪| 靖州| 肃南| 贵定县| 白朗县| 平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