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美女,欧美一性一交

海洋資源開發模板(10篇)

時間:2023-03-13 11:26:3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海洋資源開發,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海洋資源開發

篇1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臨近畢業,就要面臨這工作的問題。在海洋資源開發技術這個專業下學習了將近四年,這個專業在我們學校我也才是第二屆學生,所以老師也希望我們以后能將這個專業繼續傳承下去。在老師的推薦下,以及*經理的簡歷篩選之后,我來到了****。

1月9日,初入**。第一次來**,在冬天,感覺還是冷冷的。到公司的時候已經是12點多了,**帶著我和**兩個人來到了公司銷售部。各位哥哥姐姐的熱情夾雜著空調的暖氣,我瞬間覺得暖和了好多。

簡單收拾完桌子,經理那邊就給我布置了任務。要我整理幾個側掃軟件的信息:Perspective、SonarWiz、Sidescan以及CleanSweep。剛接觸到這些,我瞬間感覺無從下手。 經理說,要自己上網去查,給我推薦了bing這類網站。

剛接觸這些東西,進程也比較慢。所以剛來的那一周也基本上是做這些東西了。我覺的比較難的是,在英文翻譯的基礎上還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對這些軟件進行比較整理。我去官網查了相關軟件的資料,進行了翻譯。起初整理出來的東西給經理看了,經理不是很滿意。我就對整個文檔進行了重新的編排,弄成了表格的形式比較整齊歸一。后來經理讓我把我整理出來的東西發到海洋圈論壇上去了,我想這是對我的一種肯定吧。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到**的時候已經是接近年關,辦公室里也一直透露著快過年的喜悅之情。來到公司的第二周,我接到經理布置的任務,做一份ppt來介紹公司的產品。基本上辦公室里每個人都需要講幾個產品。因為同行的****公司來我們公司做技術交流,就是相互介紹彼此公司的產品。可以說,這又是對我的一個挑戰。因為手頭的材料有限,我所能做的也只是紙上談兵。在做產品陳述的那天,我看到了公司里各位前輩的實力。他們對于產品的了解,都是信手拈來,而且所能闡述的東西并不僅限于產品之上。我想我以后需要做的并不只是知道這件產品,還要從各個方面來熟悉產品。

在公司待了兩周,之后也沒啥重要的事情,經理也就讓我們先回家了。因為公司安排的我住**那里,所以從他那兒我也能比較直接地了解到一些產品信息。**也很熱情,幫助了我很多。還讓我把他電腦里的工作文件拷貝過去,閑暇之余,我也會去看看這些文件,在平時之中去慢慢學習。

都說要在余下不多的寒暑假里好好玩,因為工作之后你就沒有寒暑假了。我想該玩的也就這樣吧,還不如去多找點事情做做呢,天天悶在在家這得多無聊呀。大四的寒假,或許是我人生中最后一個長假了吧。這個假期我選擇了去實習。快過年了,帶著滿滿的期待,短暫地離開了無錫。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過了一個還算湊合的年,轉眼間就又該回到**繼續去實習了。我又突然很感慨,覺得時間過得好快。在老早之前,我還想著考研,后來漸漸地覺得這個似乎并不適合我。我想早點去找到一份工作,早點去適應這個社會。想進入這個行業,多去了解一些東西。所以在學校的時候,我也跟著**老師做一個項目——淺地層剖面儀室內試驗平臺。并且在學校的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心里帶著一份憧憬,又再一次踏上去無錫的歸程。

公司的福利還是挺好的,上班第一天就有小紅包。紅紅火火地想要開始新一年的工作。好多同事新的一年就要去出差,其實對于出差我還是挺向往的,我以后會不會也會像他們一樣,可以有目的地去奔波。人生不也就一場旅途嗎,男兒就該多出去走走。

我要做一份幾款激光掃描儀的產品介紹。經理給了我產品的彩頁,有了之前的經驗,我在找資料這一方面比較了解了。我還是喜歡在谷歌上去找資料,而且谷歌瀏覽器有自帶翻譯的功能,給我做材料提供了不少便利。然而不是所有事情都是想象的那么簡單,在做了一次匯報之后,我暴露出來的問題還是好多。對于產品的了解太過膚淺,僅僅只是知道,而且不夠全面,比如報價,產品視頻資料等。這就告訴我,做事情要細致,要多考慮。不僅是對自己,而且是要建立在受眾的基礎之上。

還做過一次標書,給了模板,在模板的基礎上我可以做出一份簡單的標書。但是還是有一個失誤,標書上的委托人已經在****了,所以打印裝訂好的標書這時候就很尷尬。還好*總那邊給出了解決方法。在遺憾的同時,我也從中吸取了教訓。所以,做任何事情還是要考慮清楚。做錯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錯再錯。

過年后的兩三周里,大事情也不是很多。期間差不多整個辦公室都去千島湖參加會議了。在差不多“空巢”的辦公室里似乎比較悠閑地度過了時光。有時候也幫幫忙處理一些小事情。做實習生最怕的就是沒事情做,所以有段時間一直誠惶誠恐,我也想通過多做一些事情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篇2

引言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1-3]。自2000年起,麻省理工學院(MIT)和瑞典皇家工學院等四所大學組成的跨國研究組織,經過四年的探索研究,創立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以CDIO命名的國際合作組織[1-3]。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以產品研發到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的理論、技術與經驗。其教學大綱滿足美國、加拿大和其他華盛頓協議國家職業工程師組織對工科教育的要求,其教學框架體現了創新的教育思想[1]。“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簡稱CBE)為近年來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教育思想和課程模式。我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引入,九十年代逐漸推廣[4,5]。本文擬對創新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Innovation 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簡稱ICBE)對我國工程教育改革的啟示等做進一步的分析和探討。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特點

1.具備大工程理念

CDIO模式根據這樣一個大工程的理念建構課程體系,CDIO模式培養的不僅是技術專家,而且是能在現代組織管理模式和市場運行機制下從事產品系統開發的工程師,更是以人類福祉為宗旨的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工程人才與社會文明的締造者。如CDIO的培養目標中涉及:明確工程師的目標和角色,明確工程師的社會責任;了解工程對環境、社會、知識和經濟體系的影響;了解人類社會的多樣性和歷史文化傳統;了解當代重要的政治、社會、法律和環境問題和價值觀;具有全球化的視野;意識到不同企業文化的差異;了解企業的戰略、目標和規劃;具有技術創業的意識,了解創業融資和組織;理解管理的功能,了解組織內各種角色和相應的責任,了解組織內的變化、動態過程和演化。CDIO模式正是從系統宏觀的視角培養工程人才,從培養目標到課程體系、教學模式,無不在這樣理念的統領下。

2.注重培養綜合素質

CDIO模式是MIT歷經數年時間通過對企業和利益相關者的調查和實踐逐步研究完善的。MIT根據社會和產業需求,制訂綜合系統的CDIO培養目標,CDIO不僅注重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還注重合作溝通等社會能力,解決問題、批判創新、系統思維、計劃等綜合能力,終身學習等自我提升能力,良好的職業倫理等職業態度。這個目標是全方位的,不僅包括專業技術知識,還包括實踐能力,即在社會和企業環境下,對產品、生產流程、工程系統進行構思、設計、實施、運行的能力,同時還包括個人能力、職業能力和態度、團隊工作和交流能力等,涵蓋在組織中從事工程工作所需的全部能力。

3.密切聯系產業

CDIO教育模式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教學內容和方法與產業發展同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以培養適應產業發展的合格的工程人才為目標。CDIO標準直接參照工業界的需求,其中構思、設計、實施、運行四個環節是企業在真實社會環境中的一個產品開發流程。CDIO模式要求學生具備通過這4個環節進行產品系統開發的能力,要求學生開展2個或更多的設計實踐,其中一個為初級,一個為高級,以項目為導向,使學生把學科知識與真實的產品研發實踐結合起來。同時CDIO模式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能根據技術創新的步伐不斷更新工程的能力。在對專業的評估中CDIO模式要求不斷聽取來自產業的反饋信息,從而根據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教育教學。CDIO模式是融于產業發展與產業發展同步的工程教育模式。

4.系統的工程教育改革

CDIO教育模式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教育改革,評定CDIO教育模式有12條標準,包括:以產品和系統的構思、設計、實施、運行周期作為工程教育的主線;具體的培養目標;一體化的課程計劃;工程導論課程;設計實踐;工程實踐場所;一體化的學習經驗;學生主動學習;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教師相應的教學能力;考核方式;專業評估。CDIO模式是一個涵蓋工程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實驗實訓條件、師資標準、學生考核方式、專業評估等因素在內的系統綜合的工程教育改革,實施CDIO教育模式需要學校、社會和產業密切的合作,需要學校各環節、各部門的積極配合,需要從方案到實施和評估一系列的具體環節,是一個復雜系統的工程。

二、能力本位教育的基本內容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簡稱CBE),以美國、加拿大為代表,產生于二次大戰后。其核心是從職業崗位的需要出發,確定能力目標。通過學校聘請行業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專家組成專業委員會,按照崗位群的需要,層層分解,確定從事行業所應具備的能力,明確培養目標。再由學校組織相關教學人員,以這些能力為目標,設置課程、組織教學內容,最后考核是否達到這些能力要求。能力本位教育以全面分析職業角色活動為出發點,以提業界和社會對培訓對象履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能力為基本原則,強調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學員具備從事某一職業所必需的實際能力。它是以從事某一具體職業所必須具備的能力為出發點確定培養目標、設計教學內容、方法和過程、評估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思想與實踐模式。因為各國或各學校對能力本位教育的理解不同,所以在實踐中的具體做法不盡相同,能力本位教育在不同地區或機構被視為一種“學習過程的管理”、“職業技術教育的系統開發計劃”、“課程開發模式”或“教學模式”。

能力本位教育中的“能力”是指一種綜合的職業能力,包括四個方面:與本職相關的知識、態度、經驗(活動的領域)和反饋(評價、評估的領域)。四方面均達到要求才構成一種“專項能力”,專項能力以一個學習模塊的形式表現出來。若干專項能力構成一項“綜合能力”,若干綜合能力又構成某種“職業能力” 。

能力本位教育的五大要素:

1.以職業能力為教育的基礎,并以之作為培養目標和教育評價的標準;以通過職業分析確定的綜合能力作為學習的科目,以職業能力分析表所列專項能力的由易到難的順序安排教學和學習計劃。

2.以能力為教學的基礎。根據一定的能力觀分析和確定能力標準;將能力標準轉換為課程,通常采用模塊化課程。

3.強調學生的自我學習和自我評價。以能力標準為參照,評價學生的多種能力,即采用標準參照評價而非常模參照評價。

4.教學上的靈活多樣和管理上的嚴格科學。通常采用適應個別化差異的個別化教學。

5.授予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或學分。

三、創新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ICBE)對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專業教育改革的啟示

在全新的海洋資源開發技術人才培養方案中,除了保持教學中重點突出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外,還增強了實踐環節。教學采用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兩者交替循環的進階式總體思想,從而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緊密相連。然后,以教學過程工程化管理的培養模式,對學生進行能力目標培養。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改革,強調以公共課、外語和計算機教學為基礎,以海洋科學、海洋地質學、海洋測量學、物理海洋學、化學海洋學等有關知識與技術為先導,以海洋空間信息科學與遙感技術數據采集、數據編輯和海洋地理空間信息管理與應用三大能力的培養為目標,以海洋調查與觀測技術、海洋環境監測與信息系統、海岸帶規劃管理與信息系統、海域使用管理與信息系統、海洋環境規劃與評價為主線貫穿教學過程,完善學生的系統開發、維護、空間分析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專業以培養應用性人才培養為目標,教學改革要突出能力素質教育。其核心是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踐性教學環節應貫穿于整個人才培養過程,合理有效的實踐教學可以強化學生的工程意識、解決問題和技術創新能力。為此采取嚴格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一系列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工程化管理,利用不同學科的優勢,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本科生課外科技活動和實踐訓練計劃,組建多學科滲透交叉的師資隊伍,構筑全新的多學科滲透交叉的海洋信息技術課程體系。以教學過程工程化管理的崗位型產學結合培養模式,對學生進行集中式培養。即組織教學過程工程化管理, 創建教學過程工程化管理體系和保障能力目標培養質量反饋控制和評價機制,運用模塊化問題教學法,將理論與綜合實踐相結合,制定工業級課程標準,進行工程化教學管理,積極探索課程考試方法的改革。教學大綱明確將教學過程中成績考核作為重點內容,避免以往只重視教學與考試,不重視教學過程考核的現象。課程考核一改期終一次性考試方法,將其與課程單元模塊考查相結合。單元模塊考查形式各樣,有課堂綜合練習、討論、小設計、小論文和小招貼等。考核指標以國家部頒的《規程規范》為依據,通過考試改革,避免學生臨時抱佛腳。教師在考核時也減小壓力,避免人情分,按學生的實際水平評定考核,促進學生通過實踐鍛煉都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

四、結語

像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專業的工程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扎實技術基礎、寬廣專業知識、綜合工程系統能力和良好團隊協作能力的實踐型人才。改變以往重理論輕實踐、重視個人能力而忽視團隊協作、重視專業知識而忽視創新能力培養的教育模式,它是目前國內進行工程類本科教育改革的方向。基于創新工程教育模式(CDIO)和能力本位教育模式(CBE)的創新能力本位教育模式(ICBE)為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專業教育改革提供一個很好的框架和理念。通過專業教學培養方案的市場化改革和探索,最主要的是將培養目標的重點轉移到如何適應用人單位和有利學生就業上。通過產學結合,將技能培訓崗位化、社會化,學生的技能最終得到應用崗位的鑒定和市場的認證。專業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不斷更新觀念,不懈努力,實現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陶勇芳,商存慧.CDIO大綱對高等工科教育創新的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06(11):81-83.

[2]王剛.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讀與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9(5):86-87.

[3]李曼麗.用歷史解讀CDIO及其應用前景[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8,29(5):78-86.

篇3

中圖分類號:X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7-0003-01

海洋資源是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自然價值。我國海域遼闊,縱跨3個溫度帶,具有多種海洋生態系統。中國不同海域海洋生態系統差異較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較好。隨著近些年來對海洋開發力度的加劇,出現了較嚴重的海洋污染事件,另一方面,海洋自然災害也會造成海洋污染。在對海洋開發過程中,應充分發掘海洋的潛力,讓海洋更好地造福人類社會的同時,應重視對海洋的保護,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重視環境保護。

1 我國海洋污染程度

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海洋水產業快速發展,海洋經濟多年增長速度超過20%,海洋水產業占海洋產業總產值的一般以上,沿海的造船、交通、旅游、海鹽、石油、水產品等產業快速發展。雖然我國對海洋資源的利用程度總體還比較落后,但在開發過程中不合理的行為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費,在發展過程中缺少發展監管,對海洋資源承載力缺少評估,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海洋污染物主要有廢水、廢渣和廢氣。海洋中大部分污染物來自于陸地,近海區域排放的污染物尤為嚴重,每天產生的廢水和廢物流入海洋,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極大破壞[1]。

我國對海洋資源的開發比較晚,技術不成熟、監管不到位等問題,造成海洋資源開發效率比較低,容易發生海洋污染。海洋污染的同時,也造成海洋資源質量下降,資源利用價值降低等問題。雖然我國海洋面積遼闊,海洋資源豐富,但無序開采,對海洋資源造成了巨大損失,不能很好地發揮海洋資源對經濟社會建設的促進作用。

2 我國海洋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2.1 海洋開發思想觀念落后

我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轉變,海洋資源價值也逐漸被認了認識并利用,在開發過程中如果不加約束地進行開采,就會破壞海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此外,一些地方保護主義思想仍然存在,海洋資源具有流動性,一個地方海洋資源被過度開發,不僅會影響本區域海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還會對相鄰區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甚至影響我國的國際關系。海洋資源可持續發展是功在千秋的事業。可持續發展是關乎子孫后代的發展,不僅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還要滿足后人對海洋資源開發的需要。在進行海洋資源開發時,應重視開發、利用、再平衡,做到可持續科學發展[2]。

2.2 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我國政府依法治國,法律是海洋資源管理的依據,在制定法律的過程中需要地方和國家逐級進行審批,一些地方從自身利益出發,過度保護本地經營者利益,造成法律制度制定落后。我國對海洋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但法律法規分散,缺乏統一的執法標準,執法過程缺乏嚴格的程序,造成海洋環境被污染。

2.3 海洋開發利用效率低,開發方式粗放

我過對海洋資源的開發長期以來存在高投入、高速度、低效益的粗放發展方式。這對海洋多樣性是違背的,海洋資源在開發過程中缺少多層次重復利用。一些具有綜合利用效率的資源往往只使用了一部分。比如,海洋資源可以為我們提供食物、藥材等材料,但人們對海洋資源的開發還比較單一,只注重了食用價值的開發,不太重視其他價值的開發。在開發過程中,高碳開發,忽視了自然資源的平衡,對環境造成了很大危害。

3 海洋資源可持續開發和環境保護的建議

3.1 對海洋資源開發利用進行整體規劃

根據每個區域海洋的特點,結合生物多樣性的特點,對近岸海洋的開發利用進行整體規劃,在滿足沿海城鎮發展需要的同時,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對近岸海洋生物資源開發進行嚴格監管。因地制宜發展水產養殖,建立良性的生態系統,促進資源的可持續發展[3]。

3.2 樹立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可持續發展意識

先污染后治理的開發方式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治理需要花費昂貴成本,同時也造成周邊事物,不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低碳開發模式應遵循科學發展模式,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開發之前要先考慮開發的后果,這樣才能讓海洋資源造福人類。在推進海洋資源開發保護的過程中政府要發揮主體性作用,將可持續發展納入發展規劃中,提高“高碳”行業開發的準入門檻,通過政府管理創新,提高環境保護水平。

3.3 完善海洋資源開發相關法律體系

我國海洋資源開發過程中污染浪費嚴重,受到人們觀念和經濟利益的影響,還受政府的立法、執法的影響。有關部門通過立法和執法,形成低碳、高效的社會意識形態,通過詳細的低碳發展規劃,推行低碳生產模式。通過法律對捕撈量、捕撈期,污染物排放等進行嚴格限定,通過執法保證違法必究,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海洋資源可持續開發,并注重環境保護,可以更好地讓海洋資源服務我們的生產生活。

參考文獻

篇4

作者簡介:劉玉亮(1982-),河南濮陽人,中海油能源發展采油服務公司中級經濟師。

中圖分類號:P74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06 文章編號:1672-3309(2013)08-12-02

海洋油氣的開采有著美好的前景,已經成為新型的產業之一。在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規模越來越大的今天,隨之帶來的海洋經濟環境也日益令人堪憂。以海洋環境為依托的相關產業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對海洋經濟環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因此,人們對海洋油氣的開采應該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強化管理注重可持續發展。

一、海洋油氣開發對海洋經濟環境帶來的影響

在整個海洋油氣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都直接排到了海洋中,這使得海洋環境受到了極大的破壞。與此同時,海洋上油氣事故頻繁發生,油氣泄露使得海水受到了極大的污染,海水清潔難度極大。這些污染給漁業、旅游業、交通運輸業都將造成巨大的影響。

(一)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對漁業的影響

淺水海域經常是各類魚蝦蟹的產卵旺地,魚卵和仔魚對石油的污染特別敏感。若為浮性魚卵,那么它們遭受污染的幾率將更大,石油中的有害物質能直接將它們殺死。若在海水漁業養殖區發生石油泄漏,所造成的后果將難以想象。此外油氣開采對海水養殖也有影響。實驗表明,海水中油濃度超過0.01mg/L,魚體便會出現異臭,影響到養殖魚種的質量。海洋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動物更能積累石油烴,若蝦食用這些污染后的動物,將導致減產并影響品質。

(二)海洋油氣開采對沿海旅游業的影響

每一種旅游資源的發展都要以清潔的環境做基礎,石油勘探開發給海洋環境所帶來的危害可能成為限制旅游資源發展的因素。旅游業對環境的要求非常高,濱海風景區的水質應按照《海水水質標準》(GB3097-1997)滿足三類海水水質,沙灘浴場、與人體直接接觸的水上運動應該滿足二類海水水質。若在旅游區發生石油泄漏,將造成海水質量下降,灘涂遭受損害,影響游人的視覺觀感,甚至使接觸海水的人們染上皮膚病,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三)海洋油氣開采對海洋交通運輸業的影響

海洋交通運輸能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河北的曹妃甸港口是一個大型的海洋港口,港口包括液化天然氣、煤炭、礦石等76個碼頭,多種泊位并存,單體工程量大,以海洋港口為主的交通運輸業已成為當地的支柱性產業。然而碼頭在帶來巨大的財政收入時亦面臨著環境風險,一旦溢油事故發生,控制清理措施將給航運帶來干擾,造成延誤。若燃油為輕質油等其他易燃油時,還會存在火災的危險,影響其他海洋產業的生產。

二、合理開發海洋油氣資源、保護海洋經濟環境的措施

實現油氣資源開發的同時,如何有效維護海洋生態平衡,防止海洋環境變差,成為我國海洋部門和科學界共同關注的問題,這也成為當前海洋油氣開發、海洋經濟和海洋環境等多個研究領域的重點課題。海洋油氣資源在開發過程中,要想做到趨利避害,與其它海洋產業共同進步,離不開以下幾個發展方向:

(一)合理規劃海洋產業布局

海洋環境要進行合理產業布局是海洋經濟環境發展的前提,為了更好地協調各類海洋產業之間的關系,更好地發揮海洋經濟功能,海洋油氣開發要進行合理規劃產業布局。在打井時,多打密集型叢式井,從而降低占灘涂、淺海的面積;勘探過程中,要不斷采用新的爆破技術,降低地震波對海洋生物的影響程度;在養殖池及鹽池附近的油田,生產污水不得隨意排放,不能有效處理的要妥善收集并運回陸地統一凈化。

(二)加強海洋油污防治工作,做好環境測評

加強海洋油氣開發過程中的油污染防治工作是海洋經濟環境發展的關鍵。此外,海洋經濟環境的發展離不開對油田工作人員的管理和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和責任心。時刻做好環境監測,不斷加強海上作業的環境保護工作是海洋經濟環境發展的保障。油田在進行勘探開發生產作業之前,必須根據油田開發建設項目的工程規摸和開發方式,考慮清楚建設項目所在區域環境功能要求,全面評價油田開發建設項目所產生的各種環境影響,具體有評價建設項目各階段工程所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粉塵等。勘探開發部門要抓住重點環節,實施可靠管理方法。同時要不斷加大海洋環保的投入,更新海上環保設備,保障海上的鉆井、采油平臺防污設施先進,杜絕重大污染事故的發生。

(三)執法部門加強作業監管水平

執法部門要加強海洋油氣開發作業工作的監督管理水平,其他相關部門要配合執法部門,一起維護海洋環境,為海洋經濟環境構建良好氛圍。海洋環境監管部門要與時俱進,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工作上要不斷加強監督管理的力度,多巡視、登檢海洋石油平臺。與此同時,油田等部門積極配合執法部門,一旦提出了相關的整改意見,就必須迅速落實。一旦生產工藝和設備落后于時代的發展,就需要適當進行淘汰,確保設備完好運行。各產業部門要密切聯系,共享海洋環境的監測、調查、研究、管理數據。油田要時刻記錄自身生產排污狀況,并及時提交給其他相關部門,對獲取的數據資料和信息進行集成和綜合分析,確保海洋生態系統有序循環。

作為人類21世紀的新的拓展領域,海洋在各種油氣資源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任何一個國家一旦忽略了海洋經濟環境的重要性,必將被時代所拋棄。而加強海洋經濟環境的管理,必將促進海洋油氣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海洋經濟不斷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提高海洋經濟環境氛圍,必須加強海洋環境建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張耀光、劉巖、李春平等.中國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與國家石油安全戰略對策[J].地理研究,2003,(03):297-304.

篇5

海洋文學與藝術,是海洋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支脈,在海洋文化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不斷延續著自身的文化圖像,并由此形成了豐富的海洋文化產業資源。無論是山東沿海人民口口相傳的神話傳說,還是作為民俗事項的文藝表演,與生產相關的漁民號子,都是具有開發價值和潛力的海洋文藝產業資源。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海洋文學藝術資源的產業化開發是其必然選擇。

一、山東海洋文藝產業化開發的實踐成果

客觀的說山東海洋文藝產業遠沒有海洋文化產業的其他類別發展迅速,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

一是海洋文藝產業化實踐初見成效。通過市場來展現山東海洋文化的特色,集歌舞、雜技等多種表演形式與一體,全景展現威海海洋文化的大型情景劇《夢海》的成功實踐給了產業化運作很大的啟示。《夢海》自從2005年全面的推出市場以來,在全省重要城市以及國外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演出,不僅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更已經成為了威海市的城市名片。它的成功一方面是源于深厚的海洋文化內涵,獨特的藝術審美價值,更是其適應市場需求的創新機制和市場營銷機制的成功。

二是通過市場開發來促進海洋文藝產業資源的傳承和保護。山東有很多極具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的海洋文化產業資源面臨消逝的問題。這一狀況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已經有所改觀。比如“日照嵐山漁民號子” 是漁民在海上撒網捕魚過程中統一勞作的勞動號子,是傳承下來的重要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海洋文藝資源,已經被山東省列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遺憾的是長期以來傳唱范圍僅限于漁民和沿海地區,幾近失傳。近年來嵐山漁民組建了“嵐山號子表演團隊”,并把嵐山號子搬上了各類的舞臺和晚會上,不僅以其鏗鏘粗獷的曲調和原汁原味的原生態風格而激發了消費者的消費熱情,更重要的是打開了該資源保護和傳承的新局面。此外還有膠東秧歌、日照漁鼓、壽光的鬧海等優秀的傳統海洋文藝資源也通過產業開發這個途徑,重新煥發了活力。

三是海洋文藝產業基地建設曙光初現。文化產業的集群發展,具有十分明顯的集聚效應和產業拉動效應。像中關村創意產業先導基地、中國(懷柔)影視基地等都是初具規模的文化產業集聚區。目前山東海洋文藝產業的首個基地——濰坊濱海國際影城于2009年10月31日正式揭牌。該基地以影視娛樂為主要內容,并以此帶動影視品牌引進、影視服務、影視旅游、院線影城、音像發行和影視制作為主要特色的龐大的影視產業鏈條。另外,與大芬油畫村齊名的青島達尼畫家村也是重要的海洋文藝產業基地。該村位于青島市膠南區,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被譽為中國江北第一畫村,主要從事油畫、丙烯畫、水粉畫的臨摹和創作,產品全部出口歐美,享有較高的聲譽。2005年,出口油畫作品2.5萬幅,創匯280萬美元。

二、海洋文藝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盡管山東的海洋文藝資源的產業開發已經逐步擺脫了蕭條冷落的局面,但是從整體看仍處于起步、探索和培育的初級階段,產業化程度十分有限。技藝傳承青黃不接、人才流失、市場規模小、品牌欠缺等問題十分突出。

1、產業發展很不充分,總量和規模偏小。雖然山東省活躍的海洋文藝演出隊伍有很多,尤其是在沿海農村市場的演出隊伍,但他們多是“莊戶演出”隊或者是臨時搭起的草臺班子,還不能進行規范和成熟地市場運作。具體到海洋美術產業、傳統工藝品制作產業,則大都是家庭小作坊式生產,不僅集約化程度不高,生產經營還相當分散,不具備規模化的條件。這都是導致海洋文藝產業總量和規模偏小的關鍵所在。

2、資源豐富與產業轉化能力不足之間存在矛盾。山東省海洋文藝資源品種豐富,內容繁多,是山東海洋文藝產業的優勢所在。但是山東省在將大批的資源轉化為海洋文藝產品的能力還遠不能適應產業化的要求。舟山漁民畫和日照漁民畫的市場化水平的鮮明對比就是一個例子。提到漁民畫,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舟山的漁民畫。一方面是因為舟山的漁民畫造型夸張、想象豐富,具有有明顯地域特色的繪畫風格,多次在省級、全國及國外展覽上展出并獲獎。另一方面在于舟山漁民化的產業化水平較高。舟山的漁民畫不僅有專業的創作團隊還有專門的漁民畫公司,與漁民畫家簽約收購漁民畫,還有“海邊畫廊”,專門銷售漁民畫的作品[1](p1123)。舟山漁民畫已經成為了獨具特色的裝飾品和藝術品占據了海洋文化藝術市場。另外,舟山市政府通過舉辦“舟山漁民畫藝術節”不短擴大漁民畫影響,創造漁民畫的知名品牌。相較之下,日照的漁民畫仍處于有價無市的狀態,市場開發明顯不足。日照市是中國三大農民畫鄉之一,于1988年被國家文化部首批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作為山東地區僅有的農民畫畫種,制作的農民畫作品單一,產業收入每年只有幾十萬元,而且長期從事農民畫創作的作者從上世紀的500多人逐漸減少,如今只有少數幾個村子的幾十人,與舟山的漁民畫的發展有著天壤之別。這種情況是與其資源文化價值和產業價值不符和,但卻反映出山東海洋藝術產品的市場開發和營銷能力嚴重缺乏的現狀。

三、發展思路與對策

這些產業層面的問題不能單靠政府輸血式的扶持來解決,其根本在于提升資源的產業轉化能力。

首先,要用產業化的運營思路來盤活海洋文藝產業資源。海洋文學與藝術產業要成為名副其實的產業,不僅要有產業化的眼光,更要按照產業化的運作規律來對海洋文藝產業資源進行開發,使這些一度遠離人們視野的資源成為文化消費市場的重要產品而重新煥發生機。作為一個薄弱的產業,要加強與其他產業的結合,大力培育和發展文化內涵豐富,市場前景廣闊的海洋文藝產品。例如海洋文學類的產業資源就可以通過紙質、電視、影視、動漫 等產業來進行開發,不僅提高了海洋文學產品的制作、包裝、傳播等方面的科技含量,更可以突破地域、媒介的傳播界限,實現海洋文學產業的跨越性發展。另外,海洋文藝產業資源的開發尤其需要防止海洋文藝產品的純市場化、商業化傾向。海洋文藝的產業化要在保有海洋文藝產業資源藝術特色、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將這種特色延續并更鮮明的融進海洋文藝產品的開發中。

其次,加快海洋文藝產業要素市場建設。海洋文藝要素市場與一般的海洋文化市場不同,它是為了文藝市場進行專業化服務的市場。如果文藝要素市場不能充分發育,文藝市場的各種資源就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就不可能實現文藝市場的繁榮。目前演出市場中的演出公司、演出經紀機構和演出經紀人,藝術品市場的畫廊、藝術品拍賣機構的市場要素還不夠完善。因此必須要通過加快海洋文藝要素市場建設,充分地發展和完善經濟、、評估、拍賣等文化中介機構,規范中介機構的經營行為來強化演藝市場的流通環節。

第三,重視人才。發展海洋文藝產業尤其要重視人的要素,因為該產業是典型的創意型產業,無論是演藝行業的演員,文學藝術品行業的作家和藝術家的創造力都是該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應該建立旨在提高藝術人員創造積極性的多種獎勵制度。掌握特殊傳統技藝的非物質傳承人員是海洋文藝產業資源的核心和紐帶,對他們要給予重獎和保護,使優秀的海洋文化傳統藝術后繼有人,代代相承,發揚光大。

篇6

前言

新世紀的發展將會是海洋的發展,這在國內外已經達成共識,也是人們不斷進行海洋開發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人們經濟生活的發展,旅游業的發展日漸繁盛,將旅游與海洋融為一體,不僅是旅游發展的時尚項目之一,也是海洋發展的重要趨勢。有些國家海洋旅游開發放慢,我國發展較為迅速,并取得了可人的成績,我國濱海旅游區的收入已經占據到國內旅游總收入的71%,并呈現逐日上升的態勢。但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認識到,海洋旅游文化資源的開發依然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對其進行開發是進行海洋旅游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海洋旅游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我國海洋旅游主要研究內容

(一)海洋旅游資源及開發研究

首先,在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進行細化研究,對海洋旅游資源進行分類和評價,將海洋自然旅游資源分類,可以分為海洋地貌、海洋氣候氣象、海洋水體、海洋生物;海洋人文資源可以分為海洋遠古遺跡、海洋古建筑、海洋城市、海洋民俗等。在資源評價方面,還需要加強定量評價。其次,對海洋產品的開發局限性較強,而且產品結構比較單一,可替代性強,觀光項目比較常規。比如一些海洋親水活動、海洋主題活動、郵輪旅游項目、海洋休閑漁業等等。隨著海洋旅游不斷發展,深層次的發掘旅游產品非常重要。最后,海洋旅游市場開發在國內濱海城市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其中占據市場的游客主要是國內游客,其次是港澳臺,亞洲各國以及少數北美西歐等國家游客。

(二)海洋旅游經濟研究

海洋旅游對海洋經濟的貢獻在社會上得到了普遍的認可,許多海濱城市都相繼提出開發海洋旅游業的計劃,并且從旅游空間、生態、文化、環境等方面進行開發。許多專家學者對海洋經濟都有研究,一些分析海洋旅游發展的學者認為,海洋旅游發展過程中存在外部性問題,并指出其原因很有可能在于資源開發與開發不足并存,更重要的是許多開發進程對海洋生態化的破壞和威脅,以及一些管理制度不夠健全。

(三)海洋旅游文化研究

海洋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在本質上是不同的,許多學者對這兩種性質上展開研究,研究分析表明,海洋文化旅游主要集中在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上,而海洋旅游文化是以人類文化包括勞作文化、休閑文化以及旅游文化為基礎,以海洋自然和海洋人文基礎,依托海洋文化,作用于海洋旅游生活過程中的一種文化形態。對海洋旅游文化的研究,很多學者將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混為一談,所以要對旅游文化多加重視,而不是簡單重視旅游經濟。

(四)海洋旅游環境研究

目前研究學者對海洋旅游環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自然環境上,主要是海洋旅游開發環境的影響和保護,海洋旅游環境容量計算,海洋旅游環境的承載能力測定。但是其實旅游環境研究還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針對海洋旅游環境研究不足,研究者應該更多的關注合理的環境研究。

二、海洋旅游文化資源開發的路徑

(一)注重從文化導向上突出海洋文化特征

在世界旅游發展的熱潮中,國內的海洋旅游文化發展方向應該與其他區域形成差異性,盡量表象出我國獨特的文化風格。不論是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都需要與我國海洋文化相互融合,體現出極具韻味的文化內涵。還有旅游硬件和軟件也要與國內的旅游區形成對比,有足夠吸引人的魅力。此外,我國對于海洋旅游文化的發展不要照搬外國的各種海洋旅游文化資源發展模式,避免與外國的濱海旅游區雷同,而是要形成自己的文化風格,結合我國的國情進行深入發展,讓人們在海洋旅游時,能夠感受到濃濃的“中國風”。

(二)注重海洋文化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并重

開發與保護并舉是指海洋旅游和海洋文化共同協調發展。環境保護是旅游名勝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決定因素,所以要積極宣傳沿海區域的環保內容,無論是當地居民,還是外地旅游者,都應該樹立高度的海洋保護意識,保護海洋環境不被破壞,愛護海洋生物,使海洋不受到污染、破壞,將污染程度降到最低。同時在旅游開發過程中,要避免出現下列問題:第一,片面追求海洋文化建設的全面性。這種錯誤主要表現在對旅游功能的認識不足,過于集中的強調海洋文化傳承功能,而且不加分析地開發整體的文化資源,導致變相出現旅游文化凌亂無序、沒有特色以及主題不明確等問題。第二,重挖掘海洋歷史文化,輕創造海洋時代文化。這種錯誤主要表現為在海洋旅游開發過程中,集中建設海洋歷史文化,忽視了對海洋文化的最新發現。旅游不是考古研究,所以海洋旅游不能僅僅要挖掘海洋歷史文化,還要重視海洋時代文化。深圳作為國內海濱城市發展成功的典型,將開發和保護并舉,實行各種旅游度假區規劃,不斷推陳出新,體現了海洋文化追求的創新的精髓。

(三)強化海洋文化城市的發展建設

海洋文化名城與內地文化名城相似,就像北京和西安一樣的具有歷史文化內涵和現代國際化的旅游都市。目前國內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海洋旅游名城,所以加強推動海洋名城建設可以推動我國沿海區域的經濟發展,帶動旅游行業進步。通過建設海洋文化名城,可以提升海洋文化的地位,在未來不久,許多海濱城市將會建設歷史文化名城作為重要發展計劃,整合海洋文化資源,與城市內地文化相結合,將海洋文化最大程度的開發,有利于海洋經濟的發展,幫助城市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幫助城市增加財政稅收。合理的建設海洋文化名城,創造出獨有特色城市是重中之重,通過科學、合理的主題設定,創造出極具形象的、特點鮮明的城市形象。

(四)注重海洋文化意識的培養,注重海洋文化人才的發展

海洋世紀到來,最擔心的就是人才的缺乏,海洋文化意識的缺乏,所以如何把握海洋知識和人才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的關鍵。為了保證海洋旅游產業發展順暢,可以在以下方面加大力度:首先,加大海洋文化研究的扶植力度,在高校開展海洋文化相關課程,培養專業人才;其次,促使國內人才向海外發展,了解國際最前沿的研究領域;最后,加強對海洋旅游區的服務管理工作,提升服務意識,多多宣傳海洋文化,成為旅游健康文化的傳播使者。海洋知識經濟問題,也是個文化問題,對發展海洋文化的本質及其內涵極為重要。

結語

海洋旅游文化的發展和建設作為海洋旅游的重要組成內容,需要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積極探索相應的路徑,不斷提升注重海洋文化資源的搜集水平,注重海洋文化資源的開發,注重拓展海洋旅游文化建設的內涵,讓海洋文化建設深入人心,讓人們能夠通過海洋旅游文化的宣傳和建設更好地認識海洋旅游,更好地開展海洋旅游,讓人們的旅游品質得到提升,讓人們的旅游生活更加豐富。

[參考文獻]

[1]馬仁鋒,吳楊,張旭亮,倪欣欣.浙、臺海洋旅游研究動態及兩岸旅游合作新思維[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5,(02):239-244.

[2]張蒙蒙,高磊,姚海燕,等.山東省入境旅游業、海洋經濟與經濟發展的關聯機制研究[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6,(07):21-25.

[3]李偉,高艷波.歐盟保護海洋文化遺產的實踐與探索[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6,(07):78-83.

[4]林憲生,鄧薇,單良.大連漁人碼頭海洋特色文化消費空間形成機制分析[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5,(05):84-86.

[5]張家輝,張彥,劉家沂.山東省海洋文化遺產產業發展的對策研究[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5,(07):94-97.

[6]常立俠,唐煥麗.廣東海島旅游開發新視角:世界知名旅游島對廣東海島開發的啟示[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5,(07):59-63

[7]徐曉勇,李悅錚,馮筱婧.基于文化擴散理論的濱海溫泉旅游地空間結構演化研究———以營口鲅魚圈為例[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5,(02):111-114.

[8]袁仲杰,高范,孫岳,鐘慧穎.基于生態足跡模型沿海旅游資源開發規模評估[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5,(02):106-110.

篇7

一、經濟的發展促進傳統文化在海洋旅游資源開發中的回歸

現代的平面設計是工業革命在發展過程中相應而生的產物,我國曾長期處于農業社會,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與手工技藝。平面設計這種與現代工業革命相適應的設計走進我國的國門較晚,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力度的加大,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際間交流的日益頻繁,我國平面設計得到快速的發展,但與西方的平面設計水平相比還有著懸殊的差距,這使我們感到了不足與缺憾。

二、新審視傳統文化,推動海洋旅游資源開發的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和演進的,雖然有些已不能與今天的社會相適應,但其精髓卻是不滅的。就平面設計而言,我國的傳統文化就是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世代相傳的風俗道德、思想作風及以其為核心而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重新審視平面設計中傳統文化的元素,并不意味著固守傳統文化的東西,更不是將優秀傳統文化歷史的、表面的累積疊加,而要顧及大眾心理和現代審美的需求。就藝術的傳統定義而言,西方人和中國人的見解原本相去甚遠,在古羅馬,建筑被認為是“藝術之母”,而在中國,建筑卻屬于土木工程的領域。在西方,雕塑也有著很高的地位,是古典文化的另一份遺產,但是在中國,雕塑則是匠人為了營生而掌握的技能。傳統的書畫藝術在中國享有最高的藝術地位,而在西方人的眼中只是一種邊緣性的專門技能。這就要求我們以設計來反映時代并認識與把握設計創作的源泉即傳統文化,能夠讓平面設計體系在時代的演進中煥發出生機。

三、研究傳統藝術元素在海洋旅游資源開發中的內涌

當今,人們對平面設計中傳統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凸顯出來。中國書法既是象形文字也是表意文字,每一個字都表達了各自的意義而不是讀音,筆劃間的構成如同一幅完美的圖案,無論是小篆、隸書還是楷書、草書,它們都將漢字之美嶄露無遺。書法藝術不單單是傳統藝術中的一員,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將書法藝術運用到平面設計當中,無論是形式還是內涵,無論作為文字排版還是圖形設計,都會自然而然地散發出深厚的傳統文化韻味。在這種情況之下,當我們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并以其設計作為范本來衡量我國的設計時,外來的設計與文化必然使我國的傳統文化在設計中淡出,傳統文化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面臨著重重危機。然而,當新經濟時代到來時,我們的平面設計邁向了與國際接軌的道路。我國的設計師在盲從過后,也逐漸發現任何富有天性的藝術形式都離不開文化底蘊,文化傳統是藝術的靈魂所在。中國要走有自身特色的平面設計發展之路,應當在吸收西方相關基礎學科研究成果的平臺上,讓承載中國傳統文化與生活觀念以及現代生活形式的視覺形式得到更完美的表現,傳統文化和國際風格只是兩個臨界點而不是兩個極端。在意識到這些之后,設計者便開始日趨深人地對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設計思想與設計經驗進行總結。中國今天的平面設計者比改革初期要成熟得多,對現代設計理論的認識也更加清醒并逐漸進入了創新時期。在現代生活中,由于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開始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今天的消費者,購買產品已不單單是為了使用,而是把符合自己的審美情趣看得很重,特別是年輕消費者對產品恰當的訴求表現的更為關注。西方各國與東南亞發達國家在突破視覺設計的技術局限時,都在實現視覺設計形式的民族回歸,而且更突出了本民族的視覺經驗,將它納人已發生潛在轉移的當代民族思維中。故而,傳統文化將以新的樣式逐漸融入現代生活并大放異彩。因為平面設計中的傳統文化不僅僅只是一些符號,其中包含著深厚的底蘊,要把傳統文化真正融入到平面設計當中,并不是短期所能解決的問題。

在歷史發展中,順應時代的藝術總能夠主動地關注不同時期、不同時代的需要,主動地抽取出自身藝術中最為優秀的成分,重新構建自己,進而使自己能夠長期領先于其他藝術。因此,海洋旅游資源開發中傳統文化的回歸能夠順應當今時代的發展,并保持其獨特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篇8

中圖分類號F0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09(2010)06-0151-04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海洋經濟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是資源和環境問題。目前,海洋資源退化和海洋環境惡化已成為不爭事實,已成為制約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此,研究探討海洋經濟發展的潛力對于制訂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1 海洋經濟發展潛力的涵義

海洋經濟發展潛力是指海洋資源用于海洋開發和利用方面的潛在能力。海洋經濟發展潛力評價指在一定的技術條件和經濟條件下,依據勘察的海洋資源及開發條件信息,對其未來海洋資源進行工業開發利用產生的經濟價值進行評估。具體在計算海洋經濟發展潛力,應為海洋資源總價值扣除生態環境災害造成損失后的價值,即:海洋經濟發展潛力=海洋資源總價值(未來貼現價值)-海洋生態環境災害造成的損失。

2 海洋經濟發展的資源潛力分析

此處主要評估我國近海主要海洋資源的經濟價值潛力,主要海洋資源包括:水產、港址、海洋石油、海鹽、濱海景觀、灘涂等。以下采用收益還原法對我國主要海洋資源的經濟發展潛力進行評估。

2.1 我國近海海洋資源經濟價值

2.1.1 海洋漁業資源價值

海洋漁業資源價值評價可采用收益還原法。收益還原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P:A/i=R-C/i (1)

式中:P表示海洋漁業資源價值;A表示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純收益;R表示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年總收入;c表示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年總成本;i表示還原利率,理論上需根據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加海洋水產資源開發的風險調整值來確定還原利率。但實際計算時,海洋水產資源開發的風險調整值難以估算。因此,可采用多年海洋漁業增加值增長率近似估算。2000~2008年我國海洋漁業增加值增長率范圍在3.3%~20%之間,年均增長9.8%。取海洋水產資源開發的風險調整值為3.3%~20%之間,平均為9.8%。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為2.25%,則可確定還原利率為5.55%~22.25%之間,平均為11.05%。

據測算,我國近海捕撈漁業的最大持續產量為567萬t(其中黃渤海捕撈漁業的最大持續產量為103×10t,東海捕撈漁業的最大持續產量為279×104 t,南海北部捕撈漁業的最大持續產量為180×104-190×104 t)。2006年我國海水水產品產量2887.68萬t,我國海水養殖產量為1445.64萬t,海洋漁業增加值為1708.1億元。因此,經計算得到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合理年純收益近似為1190.5億元(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年純收益近似采用當年海洋漁業的年增加值,其中計算時采用捕撈漁業的最大持續產量和海水養殖產量計算)。因此,根據公式(1),可得到我國近海漁業資源總價值范圍在5350.56億~21450.45億元之間,平均價值為10773.76億元。

2.1.2 港址資源價值

港址資源包括已開發利用的港址資源和未開發利用的港址資源。對于已開發利用的港址,可采用收益還原法評估。港址資源價值評估的計算公式如下:

P=A/i=(R-C)/i (2)

式中:P表示港址資源價值;A表示港口運營的年純收益;R表示港口運營的年總收入;C表示港口運營的年總成本;i表示還原利率。參照《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港址資源開發類建設項目還原利率取8%。

2006年,我國海洋交通運輸業增加值為2842.1億元,則可近似為港址資源開發的年純收益。根據以上公式,可得到我國港址資源價值為35526.25億元。

2.1.3 海洋石油資源價值

海洋石油天然氣資源價值可采用市場價值法和收益還原法評估。市場價值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P=Pe×Q×r (3)

式中:P表示資源總儲量價值;Pe表示資源單位采出量價值;Q表示資源儲量;r表示資源回收率(%)。

2006年,我國沿海地區海洋原油產量3239.91萬t,實現增加值668.9億元,單位海洋石油開采量價值為2064.56元/t。根據2005年國土資源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組織的第三次石油資源評價初步結果,目前中國石油資源量為1070多億t,其中海洋石油資源量為246億t。假設回收率為30%,采用市場價值評估,則我國海洋石油資源的價值為152364.5億元。

2.1.4 海鹽資源價值

海鹽資源價值評估,可采用收益還原法評估。假設海鹽生產年收入扣除年成本(包括投資成本、生產成本、稅費、勞動者報酬等)后的年純收益和還原利率不變,海鹽資源價值評估的計算公式如下:

P:A/i=R-C/i (4)

式中:P表示海鹽資源價值,A表示海鹽生產的年純收益,R表示海鹽開發的年總收入,C表示海鹽開發的年總成本,i表示還原利率。還原利率根據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加海鹽資源開發的風險調整值來確定。但實際計算時,海鹽資源開發的風險調整難以估算。因此,可采用多年海洋鹽業增加值增長率近似估算。2000年~2008年我國海洋鹽業增加值增長率在-1.1%~17.4%之間,平均為3.98%。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為2.25%,則可確定還原利率范圍在1.15%~19.65%之間,平均為6.23%。

2006年,我國海鹽產量3100.89萬t,海洋鹽業增加值44億元,則近似確定海洋鹽業職員開發的年純收益為44億元。采用收益還原法,我國沿海海鹽資源價值為223.92億元~3826.09億元,平均價值為706.26億元。

2.1.5 濱海旅游資源價值

濱海景觀資源價值評估采用或然價值法、收益還原法和成果參照法。2006年,我國濱海旅游業增加值2619.6億

元,則濱海旅游資源開發的年純收益近似為2619.6億元。采用收益還原法,其還原利率根據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加濱海旅游資源開發的風險調整值來確定。但實際計算時,濱海旅游資源開發的風險調整難以計算。因此,可采用多年濱海旅游業增加值增長率近似計算。2000年~2008年我國濱海旅游業增加值增長率在0.2%~34.2%之間,平均為14.06%。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為2.25%,則可確定還原利率范圍在2.45%~36.45%之間,平均為16.31%。根據收益還原法計算,我國濱海旅游資源價值為7186.83億~106922.4億元,平均價值為16061.31億元。

2.2 國際海底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潛力

根據陳新明,我國在太平洋7.5萬平方公里的多金屬結核專屬區,目前控制了4.2億t干結核量,11175.52萬t錳,406.4萬t銅,514.42萬t鎳,98.49萬t鈷的資源量,可形成年產300萬t干結核、開采周期20年的深海產業。初步測算,投資該規模的產業總資本14億~19億美元,回收期7~12年,可獲利潤40億~50億美元。

根據測算,未來國際海底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潛力為26億~36億美元,平均為3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為212億元。

3 海洋環境生態損害造成的損失

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污染及海洋災害對經濟造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海洋環境污染造成漁業損失、風暴潮和赤潮造成的災害損失等。

3.1 海洋環境污染造成的漁業損失

我國海洋漁業水域污染事故次數仍然較多,損失較大。根據農業部和國家環境部的《中國漁業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02~2007年,我國海洋漁業水域污染造成直接損失為2.43~10.8億元,平均為5.6億元,海洋天然漁業資源經濟損失為27.4~42.7億元,平均為31.86億元(見表1)。根據收益還原法,取海洋漁業資源價值評估的還原利率,即5.55%~22.25%,平均11.05%。根據收益還原法,我國海洋環境污染造成的漁業損失總計為493.69億元~769.37億元,平均為288.33億元。

3.2 海洋災害造成的漁業損失

我國海洋災害類型主要有風暴潮災害、災害性海浪、赤潮、海冰、海平面上升等,其中風暴潮災害和赤潮對海洋經濟影響較為嚴重。我國沿海風暴潮主要造成沿海養殖業、港口設施等方面損失,赤潮對海水養殖業造成損失。我國2000~2007年風暴潮災害和赤潮災害損失(見表2)。2000~2008年我國風暴潮災害和赤潮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合計平均為133.23億元。采用收益還原法,取海洋漁業資源價值評估的還原利率,即5.55%~22.25%,平均11.05%。根據收益還原法,我國海洋災害造成損失的現值為598.79億元~2400.54億元,平均為1205.7億元。

4 海洋經濟發展潛力綜合分析

通過計算可得,我國海洋經濟發展潛力在199737.16億元~320335.57億元,平均為214150.1億元,見表3。

5 結論

篇9

美國、日本等世界海洋強國都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海洋資源管理的政策支撐體系。相比之下,目前我國還缺乏統一、完整、清晰的可指導海洋事業各方面協調發展的國家海洋總體政策,缺乏從整體上對我國海洋工作進行統籌規劃的能力[8]。因此,應樹立全局觀念,考慮長遠利益和整體綜合利益,協調各利益者之間的關系,提出完整的海洋資源管理的政策方針,促進我國海洋資源科學、合理地使用。

完善海洋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

海洋立法是世界海洋國家促進海洋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基本保障[9],也是海洋資源管理體系的形成、鞏固和完善的條件[8]。目前,美國、日本、加拿大海洋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較為完善,韓國、越南、英國也十分重視利用法律法規手段加強對海洋資源的管理。我國已先后制定了一批專項海洋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取得了可喜成就[10]。建議我國在現有專項法律法規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充實該法規體系。積極參與國際海洋事務活動,建立與國際公約對接的法律。制定《海洋環境保護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島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配套制度。出臺與國家相配套的地方管理的法律法規,并不斷修訂已經公布、執行的相關法規。

構建完備的海洋資源管理規劃體系

海洋規劃是海洋資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對于保障海洋資源開發活動有序有度進行、促進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至關重要。美國、日本、加拿大、韓國、越南等世界主要海洋國家在不同時期制定相應的海洋資源開發規劃。在我國有關海洋資源的規劃中,中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結構性問題突出,且相互間存在著不匹配的矛盾。因此,我國各級海洋政府應在制定相關海洋資源規劃中,盡早解決該問題,構建完備的海洋資源管理規劃體系,更好地服務于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

篇10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擁有國際法基礎上的300萬余平方千米的藍色國土。然而,我國與海上相鄰國家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海洋糾紛。維護我國的海洋,不僅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同時我們也應該在全社會范圍內牢牢樹立當代的海洋觀。

在當今全球化的商業時代,贏得海洋或許要比贏得陸地更為有利。海洋作為地球上最大的一個地理單元,其資源和價值已逐漸被世人所認識和重視。

海洋不僅孕育了我們,還是文化的搖籃。各國海洋史上都有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證明了地球是圓的麥哲倫、七下西洋的鄭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更有流傳到今的海洋史上的重要戰役。如、中日、等。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一個開發海洋的新時代已經來臨。在開發海洋中,人們將更有效地從海洋中取得更多財富。為什么說海洋是個藍色的寶藏?因為海洋中有大量的淡水資源、化學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和空間資源等。礦產資源中的石油、天然氣由于需求量的不斷增長和人類對這些資源的大量開采,陸地上的這些資源將日益枯竭。這使人類的目光轉向海洋,或者另找新能源。

據估計,海洋的石油蘊藏量約為900億噸,僅北冰洋的石油儲量就可供世界用上50年。目前為止,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大陸架和深海石油的勘探與開采,發現了500多個油氣田,一個為期十年的世界海洋邊緣鉆探計劃的實施已近尾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海洋資源開發獲得了快速發展,國家對海洋資源開發投入力度逐年增加,為海洋經濟的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九五”期間,沿海地區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比“八五”時期翻了一番半,年均增長16.2%,高于同期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據國家海洋局統計,2004年我國海洋產業的總產值達到12841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9%。其中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區的海洋產業總產值均已超過4000億元。隨著海洋油氣資源、海洋礦產資源、濱海旅游資源、海水利用等海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有力帶動了海洋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世紀,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海洋經濟的增長將成為決定我國經濟實力和政治地位的極其重要的因素。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發達國家相比總體水平還比較落后,目前中國海洋開發的綜合指標僅為3.4%,這不僅低于海洋經濟發達國家14%至17%的水平,而且低于5%的世界平均水平。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及有效利用無論在思想認識上、技術裝備上、經濟效益上還是在科學管理上都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和不足,這已經成為阻礙我國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因此,加強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力度與科學管理已成為我國緩解人口、資源和環境壓力,加快經濟發展,增強國家實力的戰略選擇。

據國家海洋局2005年1月9日的《2004年中國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2004年,我國全海域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面積約16.9萬平方公里,較上年增加約2.7萬平方公里。近岸海域污染嚴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渤海灣、江蘇近岸、長江口、杭州灣、珠江口等局部海域。同時,陸源污染物排海嚴重是海洋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項對沿海工業污水直排口等四大類43個排污口進行的重點監測顯示,受陸源排污影響,約八成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環境污染嚴重,約20平方公里的監測海域為無底棲生物區。此外,我國近岸海域海洋生態系統脆弱、生態環境繼續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緩解。由于陸源污染物排海、圍填海侵占海洋生態環境及生物資源過度開發,萊州灣、黃河口、長江口、杭州灣及珠江口生態系統均處于不健康狀態。再者,由于沿海開發程度的增高和海水養殖業的擴大,也帶來了海洋生態環境和養殖業自身污染問題;海運業的發展導致外來有害赤潮種類的引入;全球氣候的變化也導致了赤潮的頻繁發生。《公報》同時顯示,去年中國近岸局部海域沉積物污染嚴重;近岸海域部分貝類受到污染;大面積赤潮和有毒赤潮多發,全年共發生赤潮96次,赤潮累計發生面積較2003年增加約八成多。海洋環境污染已成為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阻礙。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迫在眉睫。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海洋開發總體水平不高,海洋產業起步晚,基礎相對較弱,但真正制約我國海洋資源開發的還是滯后的現代海洋意識和海洋觀念。由于我們以往對國土的理解僅限于以陸地為主的概念上,對海洋國土知識重視不夠,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對海洋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這就需要我們從戰略高度認識海洋國土資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對公眾的海洋國土觀教育,強化海洋國土意識,樹立正確的海洋國土觀、海洋經濟觀、海洋政治觀和海洋防衛觀,增強公眾對“海洋國土”的憂患意識,合理開發利用海洋國土資源,把海洋資源與陸地資源、海洋產業與其他產業相互聯系起來,促進海洋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科學管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都市| 瓮安县| 峨眉山市| 长泰县| 平塘县| 温泉县| 理塘县| 桃园市| 都江堰市| 金华市| 钦州市| 诏安县| 昔阳县| 新安县| 江门市| 大城县| 内乡县| 黄陵县| 临颍县| 慈利县| 从化市| 墨江| 普兰店市| 简阳市| 东乡县| 玉山县| 阿荣旗| 广西| 竹北市| 沽源县| 清涧县| 汉寿县| 阳谷县| 孝感市| 郧西县| 巫山县| 镇平县| 青海省| 陵川县| 北宁市| 丁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