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美女,欧美一性一交

商品檢驗論文模板(10篇)

時間:2023-03-17 18:11:4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商品檢驗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商品檢驗論文

篇1

[7]Jindal N,Liu B.Review spam detection[C]∥Proceedings of 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ACM,2007:1189-1190.

[8]任亞峰,姬東鴻,張紅斌,等.基于PU學習算法的虛假評論識別研究[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15,52(3):639-648.

[9]任亞峰,尹蘭,姬東鴻.基于語言結構和情感極性的虛假評論識別[J].計算機科學與探索,2014,8(3):313-320.

[10]任亞峰,姬東鴻,尹蘭.基于半監督學習算法的虛假評論識別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4 (3):62-69.

[11]任亞峰,姬東鴻.基于情感特征和用戶關系的虛假評論者的識別[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6,33(5):158-161.

[12]張李義,張皎.一種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隨機森林的刷客識別方法[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5,(10):65-71.

[13]李京蔚,婁策群.在線商品虛假評論形成與影響綜述[J].科技創業月刊,2015,(14):38-39.

[14]李京蔚.在線商品垃圾評論動機影響因素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中旬刊,2016,35(2):72-72.

[15]楊敏.在線商品虛假評論對交易雙方的影響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1):159.

[16]Mukherjee A,Kumar A,Liu B,et al.Spotting opinion spammers using behavioral footprints[C]∥Proceedings of the 19th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ACM,2013:632-640.

[17]Mukherjee A,Liu B,Glance N.Spotting fake reviewer groups in consumer reviews[C]∥Proceedings of the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ACM,2012:191-200.

[18]Chua A Y K,Banerjee S.Understanding review helpfulness as a function of reviewer reputation,review rating,and review depth[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66(2):354-362.

[19]Banerjee S,Chua A Y.A linguistic framework to distinguish between genuine and deceptive online reviews[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CWS,2014.

[20]聶卉,王佳佳.產品評論垃圾識別研究綜述[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4,(2):12.

[21]任亞峰,尹蘭,姬東鴻.基于語言結構和情感極性的虛假評論識別[J].計算機科學與探索,2014,8(3):313-320.

[22]陳燕方,李志宇.基于評論產品屬性情感傾向評估的虛假評論識別研究[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4,(9):81-90.

[23]Jindal N,Liu B.Opinion spam and analysis[C]∥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Search and Data Mining.ACM,2008:219-230.

[24]Kugler L.Keeping online reviews honest[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14,57(11):20-23.

[25]Mukherjee A,Venkataraman V.Opinion Spam Detection:An Unsupervised Approach using Generative Models[R].UH-CS-TR-2014,2014.

[26]鄭春東,孫為政,王寒.虛假網絡評論對消費者在線搜索與購買決策的影響[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3(6):41-47.

[27]陳燕方,婁策群.在線商品虛假評論形成路徑研究[J].現代情報,2015,(1):49-53.

[28]孟美任,丁晟春.虛假商品評論信息者行為動機分析[J].情報科學,2013,31(10):100-104..

[29]劉璇.虛假評論對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影響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5.

[30]趙衍.網絡虛假評論研究述評[J].上海管理科學,2014,(4):85-88.

[31]何瓏.基于隨機森林的產品垃圾評論識別[J].中文信息學報,2015,29(3):150-154.

[32]汪建成,嚴馨,余正濤,等.基于主題-對立情感依賴模型的虛假評論檢測方法[J].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5.

[33]Xi Y.Chinese review spam classific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method[C]∥Control Engineering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CECT),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12:669-672.

[34]Fusilier D H,Montes-y-Gómez M,Rosso P,et al.Detection of opinion spam with character n-gram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Text Processing and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5:285-294.

[35]任亞峰,尹蘭,姬東鴻.基于語言結構和情感極性的虛假評論識別[J].計算機科學與探索,2014,8(3):313-320.

[36]陳昀.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產品垃圾評論識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4.

[37]宋海霞.融合內容及行為的虛假評論檢測方法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4.

[38]鄧莎莎,等,基于欺騙語言線索的虛假評論識別[J].系統管理學報,2014,(2):263-270.

[39]劉璇.虛假評論對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影響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5.

[40]邵珠峰,姬東鴻.基于情感特征和用戶關系的虛假評論者的識別[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6,(5):158-161,172.

[41]聶卉,吳毅駿.基于特征表現的虛假評論人預測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5,(10):102-109.

[42]Wang G,Xie S,Liu B,et al.Review graph based online store review spammer detection[C]∥Data mining(icdm),2011 iee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11:1242-1247.

篇2

隨著國際經濟及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各國對外商貿活動的競爭愈演愈烈,中國早已成為這貿易旋渦中不可缺少的主角。然而,由于國際貿易的環節和程序繁多,操作復雜,在每一個環節和操作過程中都潛在著很大的風險。在與眾多能力相當甚至比我們實力雄厚企業的貿易大戰中,中國企業如何旗開得勝,在世界經濟大潮中穩步前進,又能合理地規避潛在的各種風險?中國古代的偉大思想家老子曾經說過:“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重視國際貿易主要環節方面問題十分重要,眾多的國際貿易案例提醒我們不得不謹記那句名言:細節決定成敗!在國際商務談判中一些細節尤其不可忽視。下面是國際商務談判中需關注的幾個細節問題。

1.不能忽視自認為不太重要的細節問題

有些談判人員在對外貿易交易磋商過程中往往僅就交易的幾個重要內容反復磋商,而忽視了對次要環節的討論,而這些所謂的次要環節往往有可能就是引起后面糾紛的禍根。

一般地,國際貿易主要磋商應包括以下十方面內容:品質、數量、包裝、價格、交貨(裝運)、保險、交付、商品檢驗、索賠與仲裁、不可抗力。但在實際交易磋商中,有不少業務員很看重品質、數量、包裝、價格、裝運、保險、支付七個交易條件。而對其他的三個交易條件卻覺得無足輕重,或根本不談,或敷衍了事,正因如此,在交易合同的履行過程中,這三個方面的糾紛時常出現。

例如,我國某外貿公司在與外商進行的某種工業品出口的交易磋商中,雙方未就商品檢驗問題進行磋商,合同中也未明確規定。結果買方收到我方貨物并進行檢驗后,認為我方所交貨物不符合同規定,并提出索賠。盡管我方在貨物運出之前,請國內某商品檢驗局進行品質檢驗,取得的檢驗報告也證明上述商品品質與合同相符,但買方斷然拒絕我方檢驗結果,堅持索賠,雙方因此產生糾紛,雖然事情最終得到妥善解決,但這次教訓卻很值得我們吸取?!扒Ю镏虧⒂谙佈ā?,本案例也讓我們充分認識到,交易內容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嚴防每一個可能出現潛在糾紛的細節,才能防范于未然。

2不能忽視合同中某些條款文字表述的具體明確

談判是一個緊張的過程,尤其是對一些新業務員來說更是如此,這種緊張的情緒,加上經驗不足,很容易影響到對某些關鍵性語言或詞句的闡述表達,從而將某些模棱兩可的語言帶人合同,在交易過程中往往會造成一定的麻煩。

例如,在規定信用證開給賣方的最后期限時,寫成“買方應該于2009年明6日之前將信用證開給賣方。”很明顯這一描述有三個漏洞:①時間的確立不明確,不知是北京時間還是其他時間;②“于2009年9月6日”之前是否包括“6日”這一天;③“開給賣方”是以開到為準,還是以投郵為準。為此,上面的描述可以修正為“買方應于北京時間2009年明6日之前將信用證開到賣方”。

因此,對國際商貿談判中怎樣把握好細節性、關鍵性的環節很重要,需要談判人員提高不斷自身心理素質和業務素質,只有做到臨危不亂,才能于冷靜中占得主動,避免風險,把握成功。

3不能忽視對談判對方心理狀態的揣摩研究和談判時機的把握

國際商務談判也有技巧,要善于對談判對方的心理進行科學的分析,對談判對方,理狀態揣摩不夠,有可能會影響到商機。

曾有一個日本商人與我國某外貿公司洽談進口某產品,日商面對這外貿公司給出的優惠條件卻久拖不決。轉眼過去了兩個多月,原來一直興旺的該類產品國際市場貨滿為患,價格暴跌,這時日商再以很低價格收購,使我方吃了大虧。日本商人經常采取拖延戰術穩住談判對手,談判中一定要注意時機的把握。

商務談判人員更應重視談判原則,否則會造成談判失敗。某國一公司曾派代表前往日本談判。日方在接待時得知其在兩個星期后返回。日方沒急著開始談判,而是花了一個多星期時間陪他到處游玩,晚上安排宴會。談判終于在第12天開始,但每天都很早結束,為的是安排其去打高爾夫球。直到最后一天,日方才談到重點。但這時外貿公司人員已無時間和對方周旋,只好答應對方條件,簽訂了協議。這手段不僅僅拖延時間,更重要的是這能軟化人的心理,如果接受了其邀請,這已實現了日方的第一紙另外,也會不好意思拒絕對方的要求,畢竟“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其實該代表已違背了商務談判原則,公事絕不能成為私利的犧牲品,這關系到一個談判者的根本素質。

4不能忽視對談判對手特點的充分了解

各國歷史文化背景、商務慣例等差異導致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的障礙。國際商務談判人員應充分了解對手情況,尤其是其信譽、文化習俗和貿易習慣特點、實力,乃至其談判特點及其質用手法和以往實際。

如日本人談判很有忍耐力,擅長拖延戰術,在拖延中想方設法了解談判對手的真實意圖,對方若急于求成,其就乘機抬價或壓價,把對方弄得筋疲力盡、焦躁不安。另外,日本人的情報意識非常強,談判之前廣泛地收集情報,并以情報為依據作出決策。所以與日本人談判,要注意做好商業保密工作。并根據日本商人的特點,與其談判時,必須搞清楚對手有多大的權力、能作出什么決定。談判時,語言應盡量婉轉,如果不得不否定某個建議,也要以明確、委婉而非威脅的態度來陳述理由。注意談判策略,不要公開批評對方,不要直截了當地拒絕,而說你還得進一步考慮。

篇3

2在皮革工程方向引入研討式教學大綱的意義

皮革是一個傳統型產業,具有悠久的歷史,經過多年的發展,皮革加工的基本理論已經相對成熟。皮革高校培養的人才以面向工程實際為主,要求學生不僅能系統完整地掌握知識,還應具有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傳統的理論課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授為主,類似于中學時期的“注入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一般都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這種教學方法顯然不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思維被束縛在教師和教材所限定的界限之內[4]。當他們離開學校踏上工作崗位,很難將所學的知識用于實際生產,面對復雜的問題感到很茫然,無所適從,因此常常有人誤認為“在大學期間什么也沒有學到”[5]。我專業全部教師都具有碩士以上學歷,具有扎實的前沿理論知識;絕大多數教師具有三年及以上的企業工作經驗,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是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為開設研討式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引入研討式教學方法,通過研討確定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在授課教師和學生之間達成一種教與學的協議,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在心理上期待著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履行自己的那份責任,自主地學習知識,并進行消化、理解,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從而將注入式教育變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3研討式教學大綱在皮革工程專業中的實踐

針對許多學生不愿下車間從事一線工作,我校輕化工程專業皮革工程方向為學生提供了工程技術型和商貿管理型兩個發展類型,在工程技術型方向開設了《皮革商品檢驗學》課程,該課程開設于第六學期,理論課時為16學時(我校1學時為45分鐘),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見表1。與該課程相配套的實驗為32學時,故單獨開設《皮革商品檢驗學實驗》課程。本文選擇《皮革商品檢驗學》課程作為研討式教學大綱實踐的試點課程,

3.1教學大綱的講解

學生一般都不會接觸教學大綱這個文件,一般也不了解什么是教學大綱。故需要在該課程的第一節課中向每一位學生發放一份該課程教學大綱,并在課堂中對大綱中規定的教學內容、學時安排、授課順序等對學生進行講解,使學生了解教學大綱一旦確定,就需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授課等。

3.2教學大綱的研討

在學生了解了《皮革商品檢驗學》課程的教學大綱后,考慮到初次采用研討的方法確定教學內容,大部分同學可能不會積極參與,故將5~6名學生分成一組,每小組推選一位較為活躍的同學擔任小組長,然后分組討論教學大綱中的授課順序、學時安排、考核方式等內容。討論完成后,由各小組長將討論意見寫在黑板上,最后再由授課教師和全班學生一起確定教學內容。由于是第一次采用研討確定教學內容,大部分同學還不清楚怎樣確定教學內容,故此次討論學生討論比較積極的內容是授課順序和考核方式。最終全班學生和授課教師確定了授課順序為成品革化學指標檢驗、原料皮檢驗、革坯檢驗、成品革物理機械性能檢驗、皮鞋檢驗和皮革制品檢驗??己朔绞綖殚]卷考試占60%,平時成績占40%。學時安排采用原教學大綱中安排。

3.3研討式教學大綱的施行

該課程本學期的教學安排嚴格按照第一次課討論形成的教學大綱施行。課堂紀律非常好,基本沒有曠課和請假的學生,學生比以往活躍,積極參與問題討論。全班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均在60分以上。

3.4研討式教學大綱適用性調查

在課程結束后,組織學生對研討確定的教學大綱的適用性進行調查。調查方式采用匿名填寫調查表,調查表中設計的主要問題有:該課程的總體學時是否合理?授課內容和學時安排是否合理?考核方式是否合理等?我校2012級輕化工程專業皮革方向共有34名學生,發出調查表34份,收回調查表34份。其中17名學生(占比50%)認為研討式教學大綱安排合理,沒有反饋不同意見;2名學生希望減少學時;15名學生希望增加學時,其中3名學生希望增加實驗課的學時。增加學時的要求主要體現在皮鞋檢驗和皮革制品檢驗兩章內容,這兩章內容較多,而每章只有1個學時。學生在考核方式上有一定分歧,2名學生希望提高閉卷考試成績的占比,認為閉卷考試的成績應該占70%以上;5名學生希望將平時參與研討的表現,計入平時成績或單獨占一定的比例;也有2名學生建議以大論文的形式作為期末考試成績。

3.5教學大綱的修訂

根據學生的反饋意見,在修訂新版的人才培養方案時,經過我專業教師共同討論,決定將《皮革商品檢驗學》課程的學時增加8個學時,調整為24學時。后續將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學生的反饋意見,對教學大綱進行修訂。

篇4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7-0030-02

隨著我國食品工業持續快速的發展和食品貿易與技術交流的不斷增長,社會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的需求從過去的單一專業技術人才向技術與管理復合性型人才轉變,即社會迫切需要那些既熟悉食品生產與檢測技術又懂得食品經營管理與貿易規則的人才[1-2],這為在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開設《食品商品學》課程帶來了契機。

《食品商品學》是商品學課程的一個分支,是以食品商品質量和經營管理為核心內容進行研究其鑒別特征和使用價值的應用學科。它從商品學的角度研究商品化的食品,闡述食品在流通領域中的來源、特征、規格和質量變化規律;以及與保證食品質量有關的經營管理等基本理論與實用鑒別技術問題。即:是研究在商品流通領域中如何保證食品安全性、有效性、穩定性的應用學科[3]。然而,大多數《食品商品學》課程是在商品學相關專業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并由商業類大學編寫教材,其內容注重各類食品的生產、加工以及檢測,這對于已經學習了食品工藝學、食品檢驗分析等相關課程的本專業學生,內容重復太多,因此,原有的課程體系必須進行適當的改變以滿足本專業學生的需求[4]。如何在《食品商品學》課程教學中體現本專業的針對性和應用性是該課程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對本領域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食品商品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及教學評價等方面淺議該課程的一些教學體會。

一、制定培養目標,優化課程內容

圍繞本專業培養技術與管理復合性型人才這目標的要求,《食品商品學》作為一門專業課,其所講授的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應該切實起到對人才培養的支撐作用,我們制定該課程的培養目標如下:了解食品商品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掌握有關商品質量、商品分類與編碼、標準和標準化等商品學基礎知識,從商品學的角度對食品的生產、運輸、儲存、銷售各環節有充分的認識;掌握與食品質量的有關法律法規、國內外常見的質量認證及質量管理方法,并能夠系統分析影響食品商品質量的因素;掌握食品商品質量的基本要求及大類食品質量變化規律,具備從事食品商品檢驗、評價和質量管理的初步能力。通過本課程學習,強化學生對“生產是源泉,流通要監管”食品商品的全面質量管理的認識,具備系統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有關食品商品學的實際問題。

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實現課程培養目標的關鍵。針對以上培養目標,我們將商品學原理與食品知識有機結合,以經典的商品學教材思路為主線,將商品學基本理論及其在食品商品中的應用作為教學重點,同時避免教學內容與所學課程重合,并加強與已開課程的聯系,還要結合食品市場實際情況及學生興趣和專業需求而精選教學內容。主要內容如下:第一,商品學基礎知識,包括商品學導論、商品質量、商品分類和編碼、商品標準與標準化等。對于食品專業學生來講,對這些概念知識較為陌生,需要加大講解。第二,食品商品質量與質量管理,講解食品質量的基本要求,影響食品質量的因素等知識,并介紹國內外常見的質量認證標志以及食品商品全面質量管理方法。第三,食品商品標準,介紹目前與食品相關的各種標準與法規的相關知識。第四,食品商品流通的基本知識,介紹食品的包裝、食品的運輸與儲存、食品的物流信息系統等相關知識。第五,大類食品質量變化規律及感官鑒別,介紹大類食品等在流通領域中的質量變化規律及感官鑒別方法。

二、探索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

豐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在每一部分的教學過程中,盡量從學生熟悉的和感興趣的食品商品或事例開始,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參與性與互動性興趣,運用案例、討論、商場調查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生串講、課程論文、合作討論式教學等多種形式豐富課堂教學,實現由接受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例如,在商品學基礎知識的內容中,就評價商品質量優劣的標準這一知識點,首先教師導入“網上購物時”這一學生熟悉的事例,讓學生講述網上購物的選購經歷,就學生之間不同的選購標準進行討論。

在教學手段上,采用多媒體、實物演示和課外實踐,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妒称飞唐穼W》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利用多媒體教學中的實物圖片、視頻、聲音,不但可以增加課程信息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將一些食品商品實物帶入課堂,使學生能夠直觀地認識有關食品商品,并能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體現課程的實踐性。如在講解食品商品包裝標簽的內容中,選擇樂事薯片作為代表性商品,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食品包裝標簽的組成及要求,并加深理解食品包裝標準的相關知識。同時,開展實踐教學,課堂內外,結合教學。在學習了食品包裝標簽內容后,課后作業要求學生分組調查商場或超市的幾類食品的包裝標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標簽是否規范并鑒別真偽,制作電子文檔和幻燈片格式的講演稿,最后每組派一位代表在班級作發言交流。

三、完善綜合成績評定模式,真實考核學生的能力素質

“一卷定成績”的傳統評定模式只是看重期末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判斷,因此僅依據期末考試卷評定學生的素質往往是不全面、不科學的。所以,在開展教學改革的同時,相應的考核方式也必須進行改革以求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形成良性循環,否則,學生就會對新的教學模式失去興趣,這不利于新教學模式的實施。因此,我們的課程綜合成績評定模式由以下三部分組成:學習態度(考勤、紀律)占10%,平時的課業占20%,案例討論發言占20%,期末考試(論文答辯)占50%。期末考試內容主要為運用課堂講授的知識,查閱資料,分析當前食品商品所出現的問題,制作幻燈片講演稿,在課堂上報告并答辯。這種考核方式,使得學生既可以較好地掌握書本知識,又提高了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考查學生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教學模式的實施,對學生的評價也更具有科學性、合理性。

隨著人們對健康狀況和生活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社會對食品檢測技術與監督管理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因此,構建適合食品質量安全專業的《食品商品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及教學評價方式,對培養高素質、強能力、復合型的食品質量安全專業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付,湯小紅,彭湘蓮.關于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本科人才培養與課程設置的思考[J].食品工業,2011,(7):110-112.

篇5

1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需求現狀

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主要是面向企業培養其所需人才。自從我國加入WTO以來,我國對外貿易權的管理方式由原來的審批制改為備案登記制,準入門檻降低后,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大幅度增加。由于國際貿易特殊的貿易環境和運作慣例,外經貿業務工作具有較高的風險性、較強的專業性。企業作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法人,在員工招聘中傾向于錄用動手能力強、能夠直接進入業務狀態的外貿人才。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業務量不大、設崗較少,要求外貿應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綜合應用能力;對于大型企業而言,業務量大、部門分解較細、設崗較多,要求外貿應用型人才具有過硬的專門操作技能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他們的貿易程序都是相同的。

出口貿易的基本程序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出易前的準備、簽訂出口合同和履行出口合同。出易前的準備包括編制出口計劃、組織貨源、國外市場和客戶調查、制定出口經營方案、建立客戶關系、開展廣告宣傳、辦理商標注冊;簽訂出口合同包括邀請發盤、發盤、還盤和接受;履行出口合同包括以收取貨款為核心的貨物、租船訂艙、辦理保險、出口報關、辦理保險、繕制單據、出口收匯核銷、出口退稅;必要時,還有出口索賠。

進口貿易的基本程序通常也包括三個階段:進易前的準備、簽訂進口合同和履行進口合同。進易前的準備包括編制進口計劃、國外市場和客戶調查、制定進口經營方案、建立客戶關系、選擇交易對象;簽訂進口合同包括邀請發盤、發盤、還盤和接受;履行進口合同包括以交付貨款為核心的租船訂艙、派船接運、辦理保險、買匯、審核單據、進口付匯核銷、進口報關、檢驗貨物;必要時,還有進口索賠。

從國際貿易的進出口程序可以看出,國際貿易所涉及的業務環節非常多。因此,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的人才應該是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具體來說,該專業的畢業生應具備的技能和能力包括:①基本技能,如閱讀技能、寫作技能、現代辦公設備操作技能、網上進行商務處理技能、商品檢驗技能、識別與填制外貿單證技能。②基本能力,如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應變能力。③專業能力,如貿易業務處理能力、外語運用能力。

2 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實習與畢業論文相互脫節

實習是學生在系統地完成專業教學計劃所規定的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行的熟悉進出口業務程序的現場活動。畢業論文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生實踐教學非常重要的環節,是學生運用所學習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去研究和探討實際問題的實踐鍛煉,是綜合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撰寫畢業論文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較為復雜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受到科學研究工作或設計工作的初步訓練。但是,由于外貿業務量大,一項外貿業務涉及時間較長,從發盤到完成業務全過程可能經歷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而專業認識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安排在不同的學期,它們之間相互脫節,學生很難在實習單位親歷一筆完整的外貿業務,這樣就造成了實習的非系統性,畢業論文選題、開題與實習脫節,難免脫離實際,不利于學生的能力培養。

2.2 專業課案例教學不能相互銜接

案例教學是把實踐案例進行處理后引入課堂,讓學生根據案例提供的背景資料分析案例、討論案例,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案例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般地經歷一系列事件和問題,接觸各種各樣的組織場景,通過深入地研究與分析,加深對所學理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感覺能力和反應能力,提高學生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由于各專業課任課教師均從所授課程角度出發組織案例教學,重點當然在所講課程之中,這就導致不同課程的案例很難形成一項完整的、系統的國際貿易業務,學生也很難將多門課程的知識應用到一筆業務,這樣就會造成所學知識的“無用性”,知識之間形成壁壘,很難相互銜接。

轉貼于

2.3 課程設計組織難度大

通過課程設計考查學生對相關理論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也是對理論教學效果的檢驗。但是,由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所涉及的環節較多,如訊盤、發盤、還盤、接受,在合同磋商的每一個環節里,又涉及貿易術語、商品的數量和品質、商品的包裝、商品的運輸及保險、商品的檢驗、貨款的收付以及索賠等。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還要聯系其他課程的知識,不容易組織。

3 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針對當前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根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應具有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沈陽工業大學工程學院的自身特點,我們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實踐教學進行了改革,制定了具體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實習與畢業論文相互銜接

我們首先對原有的時間短而又分散的專業認識實習、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進行了整合,統一調整為四周的專業實習,將原來為期十三周的畢業論文調整為十八周,調整前后實習和畢業論文的總周數卻沒有變化。然后,在學期安排上也進行了調整:專業實習安排在第八學期前四周進行,畢業論文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前四周,安排在第七學期后四周進行,第二階段為后十四周,安排在第八學期后十四周進行,專業實習恰好置于畢業論文的兩個階段中間。

改革之后,學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深入相關企業,選擇一筆或幾筆完整的國際貿易業務,利用畢業論文前四周的時間和寒假進行選題、開題和收集資料,從而確保論文選題的客觀性和實用性;在接下來的四周專業實習期間里,學生依據選定的論文題目和完整的國際貿易業務,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繼續在企業里進一步了解、熟悉相關的業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在畢業論文最后的十四周里,學生要確定論文撰寫提綱、查閱資料、撰寫、修改、審查、進行答辯等環節。

通過實習與畢業論文相互銜接,可以使學生在實習單位親歷一筆完整的外貿業務,同時也可以使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開題、撰寫等環節緊密聯系實際,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3.2 按國際貿易業務程序統一制定案例教學方案

我們通過組織專業課教師進行共同商討、相互溝通,依據一項完整的、系統的國際貿易業務和程序,最終制定出來一套統一的案例教學方案,所有專業課的案例都按照業務程序融合在其中,確保了案例教學相互銜接,便于學生對所學理論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學生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另外,我們學院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與中國石油遼陽石油化纖公司相鄰,可以組織學生到遼化對其國際貿易業務進行實地參觀、考察,在企業進行案例教學,通過案例教學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實踐教學平臺。這樣,不僅使學生對企業有更多的感性認識,還可以將各門課程的理論知識聯系并運用到實際。

3.3 情景模擬組織課程設計

篇6

1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需求現狀

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主要是面向企業培養其所需人才。自從我國加入wto以來,我國對外貿易權的管理方式由原來的審批制改為備案登記制,準入門檻降低后,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大幅度增加。由于國際貿易特殊的貿易環境和運作慣例,外經貿業務工作具有較高的風險性、較強的專業性。企業作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法人,在員工招聘中傾向于錄用動手能力強、能夠直接進入業務狀態的外貿人才。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業務量不大、設崗較少,要求外貿應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綜合應用能力;對于大型企業而言,業務量大、部門分解較細、設崗較多,要求外貿應用型人才具有過硬的專門操作技能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他們的貿易程序都是相同的。

出口貿易的基本程序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出易前的準備、簽訂出口合同和履行出口合同。出易前的準備包括編制出口計劃、組織貨源、國外市場和客戶調查、制定出口經營方案、建立客戶關系、開展廣告宣傳、辦理商標注冊;簽訂出口合同包括邀請發盤、發盤、還盤和接受;履行出口合同包括以收取貨款為核心的貨物、租船訂艙、辦理保險、出口報關、辦理保險、繕制單據、出口收匯核銷、出口退稅;必要時,還有出口索賠。WWW.133229.COm

進口貿易的基本程序通常也包括三個階段:進易前的準備、簽訂進口合同和履行進口合同。進易前的準備包括編制進口計劃、國外市場和客戶調查、制定進口經營方案、建立客戶關系、選擇交易對象;簽訂進口合同包括邀請發盤、發盤、還盤和接受;履行進口合同包括以交付貨款為核心的租船訂艙、派船接運、辦理保險、買匯、審核單據、進口付匯核銷、進口報關、檢驗貨物;必要時,還有進口索賠。

從國際貿易的進出口程序可以看出,國際貿易所涉及的業務環節非常多。因此,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的人才應該是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具體來說,該專業的畢業生應具備的技能和能力包括:①基本技能,如閱讀技能、寫作技能、現代辦公設備操作技能、網上進行商務處理技能、商品檢驗技能、識別與填制外貿單證技能。②基本能力,如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應變能力。③專業能力,如貿易業務處理能力、外語運用能力。

2 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實習與畢業論文相互脫節

實習是學生在系統地完成專業教學計劃所規定的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行的熟悉進出口業務程序的現場活動。畢業論文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生實踐教學非常重要的環節,是學生運用所學習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去研究和探討實際問題的實踐鍛煉,是綜合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撰寫畢業論文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較為復雜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受到科學研究工作或設計工作的初步訓練。但是,由于外貿業務量大,一項外貿業務涉及時間較長,從發盤到完成業務全過程可能經歷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而專業認識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安排在不同的學期,它們之間相互脫節,學生很難在實習單位親歷一筆完整的外貿業務,這樣就造成了實習的非系統性,畢業論文選題、開題與實習脫節,難免脫離實際,不利于學生的能力培養。

2.2 專業課案例教學不能相互銜接

案例教學是把實踐案例進行處理后引入課堂,讓學生根據案例提供的背景資料分析案例、討論案例,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案例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般地經歷一系列事件和問題,接觸各種各樣的組織場景,通過深入地研究與分析,加深對所學理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感覺能力和反應能力,提高學生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由于各專業課任課教師均從所授課程角度出發組織案例教學,重點當然在所講課程之中,這就導致不同課程的案例很難形成一項完整的、系統的國際貿易業務,學生也很難將多門課程的知識應用到一筆業務,這樣就會造成所學知識的“無用性”,知識之間形成壁壘,很難相互銜接。

2.3 課程設計組織難度大

通過課程設計考查學生對相關理論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也是對理論教學效果的檢驗。但是,由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所涉及的環節較多,如訊盤、發盤、還盤、接受,在合同磋商的每一個環節里,又涉及貿易術語、商品的數量和品質、商品的包裝、商品的運輸及保險、商品的檢驗、貨款的收付以及索賠等。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還要聯系其他課程的知識,不容易組織。

3 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針對當前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根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應具有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沈陽工業大學工程學院的自身特點,我們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實踐教學進行了改革,制定了具體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實習與畢業論文相互銜接

我們首先對原有的時間短而又分散的專業認識實習、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進行了整合,統一調整為四周的專業實習,將原來為期十三周的畢業論文調整為十八周,調整前后實習和畢業論文的總周數卻沒有變化。然后,在學期安排上也進行了調整:專業實習安排在第八學期前四周進行,畢業論文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前四周,安排在第七學期后四周進行,第二階段為后十四周,安排在第八學期后十四周進行,專業實習恰好置于畢業論文的兩個階段中間。

改革之后,學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深入相關企業,選擇一筆或幾筆完整的國際貿易業務,利用畢業論文前四周的時間和寒假進行選題、開題和收集資料,從而確保論文選題的客觀性和實用性;在接下來的四周專業實習期間里,學生依據選定的論文題目和完整的國際貿易業務,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繼續在企業里進一步了解、熟悉相關的業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在畢業論文最后的十四周里,學生要確定論文撰寫提綱、查閱資料、撰寫、修改、審查、進行答辯等環節。

通過實習與畢業論文相互銜接,可以使學生在實習單位親歷一筆完整的外貿業務,同時也可以使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開題、撰寫等環節緊密聯系實際,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3.2 按國際貿易業務程序統一制定案例教學方案

我們通過組織專業課教師進行共同商討、相互溝通,依據一項完整的、系統的國際貿易業務和程序,最終制定出來一套統一的案例教學方案,所有專業課的案例都按照業務程序融合在其中,確保了案例教學相互銜接,便于學生對所學理論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學生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另外,我們學院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與中國石油遼陽石油化纖公司相鄰,可以組織學生到遼化對其國際貿易業務進行實地參觀、考察,在企業進行案例教學,通過案例教學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實踐教學平臺。這樣,不僅使學生對企業有更多的感性認識,還可以將各門課程的理論知識聯系并運用到實際。

3.3 情景模擬組織課程設計

篇7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開設了國際貿易專業,以滿足經濟全球化形勢下國家對經貿人才的迫切需要。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模式是高職院校為學生構建的國際貿易理論知識框架與實際操作能力和素質結構以及實現這種結構的方式。它從根本上明確了國際貿易人才特征并集中體現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因此,采用“邊改革、邊實踐、邊總結”的方法進行教學改革研究,對于滿足社會對國際經貿類人才的總體要求,逐步構建起注重素質教育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指導意義。

一、國際貿易專業的特點及人才培養模式

(一)國際貿易專業的特點

國際貿易專業從學科性質上來講,主要具有兩個特點:跨學科性和實踐性。跨學科性是指國際貿易專業從學科上涵蓋了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多種學科,綜合性較強。從這個角度出發,高職院校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必須提出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國際貿易專業還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不僅要掌握好基本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實踐環節中得到鍛煉。通過讓學生到企業實地考察實習,建立學校與企業的戰略聯盟等方式,或直接采用案例分析訓練等方式都可以實現這一實踐教學環節目標。

(二)現沂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我國現行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理論型”培養模式,另一種是“崗位技能型”培養模式。這兩種培養模式都不能很好地體現出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科特點,培養的人才也很難達到國際貿易專業人才應具備的素質。

1,“理論型”培養模式表現形式

“理論型”培養模式主要強調理論知識,同時拓寬專業口徑,注重專業素質教育。若按“理論型”培養模式培養高職高專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在國際貿易人才培養過程中勢必存在三方面偏差:一是在講課過程中過于細化部分貿易理論。比如說,在國際經濟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如果把貿易的關稅效應、國際技術轉移模型、國際貨幣制度,尤其是購買力平價理論以及一些難度較大的貿易理論向學生做詳細講解,這容易使學生學習難度加大,更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模式既違背了高職院校教學中實用的原則,又不符合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的和用人單位就業崗位的實際需求。二是忽略了國際貿易是一門集應用性知識、新興知識以及動態發展知識為一體的課程。例如,對于跨國公司的新發展、國際直接投資的基本運作方式、WTO運行規則、反補貼與反傾銷對策等內容講解得不夠深人,有的甚至省略不講。這樣不能將最前沿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造成學生所學的知識比較陳舊。三是忽略了國際貿易專業是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具備實際操作技能的人才。例如,對于滿足外貿業務崗位所需要的有關貨物運輸與保險、報關實務、商品檢驗檢疫、外貿單證、函電等具有操作實務的重要課程,既不進行系統詳細講解,也不進行仿真模擬實訓和技能實踐,更談不上校外實踐和頂崗實習,從而造成學生實踐技能的欠缺,畢業后不能滿足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

2,“崗位技能型”培養模式表現形式

該模式以特定崗位實際需要的專門技能為中心,以該技能所需的基本知識為基礎,注重崗位操作技能和勞動態度的培養。按照該模式進行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培養,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外貿操作技能,但由于理論基礎的欠缺和知識面的狹窄,限制了學生未來職業的發展空間。從總體上來說,這種模式的缺點主要表現為:一是過分強調外貿業務的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忽略了基本理論知識的支撐作用,因此不能很好地開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能力。二是過分強調單一知識技能的學習,忽略了相關知識技能的培養,難免導致高職院校學生的知識技能過于狹窄,不能適應社會對多種技能的需要。三是過分強調培養外貿業務員單一崗位所需的實際操作能力,忽略了行業崗位所需其他知識技能的培養,勢必影響受教育者綜合能力的培養。四是過分強調對知識的記憶,忽略了高職院校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高職院校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一)重理論.輕實踐

1、學校和專業建設的定位不科學

高校定位對于一個學校的發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高職院校的定位應該是培養能夠從事具體工作的專門人才。然而有些高職院校不切實際過度重視了教師以及學生理論素質的培養,卻忽視了在人才培養中最重要的實踐環節;有些高校非常注重理論教學,認為具體貿易實踐操作屬于低層次的要求,一般中等專業院校的畢業生經過培訓就能做,所以未能對實踐能力的培養給予足夠重視;有些高校甚至把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作為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專業選修課來對待,加上師資方面的因素,很多教師根本不具有國際貿易實際操作經驗,只能照本宣科。這些教學方法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培養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2、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的不含理

過多地設置了理論性的課程,如國際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但像國際結算、國際貿易單證制作、外貿函電、報關實務等實踐性課程卻相對涉及較少。這種課程設置的狀況主要由兩個方面的原因所導致:首先,在國際貿易課程理論與實務的比重上,多數教師由于個人的習慣和興趣,也可能由于課堂與社會脫節,往往喜歡多講理論少講實務,尤其是多講純理論性的知識,使實際授課的內容與計劃不符;其次,由于教學計劃制定得不合理,沒有從宏觀上協調國際貿易專業各門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導致一些知識的重復講解;再次,在國際貿易課程的總體教學上,過分強調理論和基礎知識的講解,卻沒能給學生提供一個仿真的模擬環境,并進行出口業務的模擬操作,結果陷人紙上談兵,無法學以致用。

3、教學實驗室建設相對落后,實習基地缺乏

目前,我國高校實驗室建設還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重點高校有國家配套資金支持,情況要好于一般非重點院校和民辦院校。大部分院校沒有建立起專門的國際貿易實驗中心來滿足學生實踐學習的需要。到目前為止,很多高校的國際貿易專業就根本沒有配套的實驗室,這不符合現代的教學發展的需要。另外,很多高校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企業認知實習和畢業實習一般建立在部分教師過往人際關系等個人感情基礎之上,沒有上升到學院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層次。實習單位與學校和學生屬于單向不均衡關系,沒有對價支出,因此,缺乏持續合作的基礎和動力,不能保證學生實習實踐需求的穩定性要求。

4、外經貿人才現實要求與培養目標之間的矛盾

對于外貿公司來說,更多期待的是畢業生成為來了就能發揮作用的人才,也就是說他們期待具備較強實踐和操作能力的人才,而現有高等院校的畢業生離這一要求相去甚遠。由于受到較好學術氛圍的熏陶,通常具有較深厚的理論功底,具備良好的分析和研究能力的畢業生,往往在企業高薪聘請一段時間后,發現畢業生要么眼高手低,不愿做具體工作和業務,要么不能勝任具體的貿易實際操作工作。這從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企業缺人、學生失業的結構性問題。

(二)過分強調老師主導作用.扭視學生主體地位

雖然已有很多人意識到了我國傳統國際貿易專業教育的弊端,但“倉庫理論”依然盛行。該理論認為:“大腦是儲存知識的倉庫”,教育就是用知識去填充“倉庫”,把記憶知識的的量的多少作為評價教學效果的標準。

由于在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學中采取單一的灌輸教育方式,片面強調知識的傳授,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這種非啟發式教育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學生一味地接受老師傳播的知識,缺乏思考,所以談不上真正吸收,更談不上創新。因此缺乏案例教學和實訓的鍛煉,貿易知識的學習會變成一個乏味的過程,導致很多學生不知所學何用。

(三)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沂業內部竟爭升級

當前存在的問題與傳統思維認識密不可分,高考學生選擇專業時,家長和社會的導向都存在不盡合理的傾向:如重學歷教育輕職業教育;重國有名校輕民辦院校;重熱門專業輕自身基礎。

國際經濟貿易專業是近些年學生熱捧專業,綜合院校、專業院校、民辦院校、職業院校都在宣傳自身優勢,在一定程度造成競爭升級,對專業和社會不負責任,人才質量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要。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應該有明確區別:學歷教育高校應該承擔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重任;職業教育則應該培養實用型專業人才,然而二者卻出現了倒置或混雜的不良傾向。

三、構建高職院校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新模式的路徑

(一)合理平衡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

1、堅持理論教學“必需、夠用”的原則

培養應用型人才不等于廢棄理論課教育。因此,我們堅持必要的基礎理論課教學必須到位,在教學計劃中保證必要的課時。例如,在教學計劃中,經濟學、管理學、國際貿易概論、貨幣銀行學等基礎理論課都保證了其必要的地位,以使學生打好理論基礎。

2、突出實踐教學

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學計劃應突出實踐教學環節。一是要求課堂理論教學要體現實踐性的要求。例如,國際貿易實務課程,要求突出案例教學并與國際貿易實際操作軟件如SIMTRADE教學軟件相結合進行教學;電子商務課程在理論課教學的同時,亦就部分內容實行課堂實驗模擬教學;會計學課程,要求教師課堂精選實例講解。二是圍繞國際貿易業務的流程專門開設多門實驗課,比如單證、通關實務等。

(二)貧沏突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求

1、強化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

為了加強學以致用,使學生在開始學習專業理論課時就進人應用環境或背景中加以理解,我們在理論課教學中也提倡案例教學,要求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各門課程根據課程內容和特點運用案例教學,強化課程內容的實踐性。如在國際貿易課程教學過程中,針對一些枯燥的理論,采用案例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對知識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提高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需要學校為他們創造理論應用于實踐的條件,培養學生從實際出發。我們認為,強化實驗課教學是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加強應用能力訓練的最重要的一環。比如,國際貿易業務流程仿真、電子商務、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調研、國際貿易模擬實驗、金融投資模擬實驗。這些實驗課程均緊緊圍繞讓學生進人國際貿易業務環境和提高相關技能而開設。這些實驗課,一部分在實驗室完成,另一部分必須走向社會,實地訓練。如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調研,需要直接與有關單位零距離接觸.把書本上的知識與實踐操作緊密聯系,以期幫助學生從理性認識返回到實踐中的感性認識,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及其實用性。

2、大力推廣雙語教學

由于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將來就業崗位的特點,外語技能的掌握對學生的就業和適應工作的能力影響極大。為此,我們的培養方案強調了本專業對學生外語掌握程度的要求。在教學計劃的課程設置中,鼓勵部分課程進行雙語教學,促進雙語教學模式在國際貿易專業教學中的推廣。

(三)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模式

在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高等職業教育十分重視實踐教學。他們在教學上采取工學交替形式,一年分兩個學期,每學期24周,其中12周在學院學習,12周在企業培訓,目的是讓學生熟悉實際生產組織,掌握各種工作崗位的職責,需要時還可頂班工作。高等職業教育強調實踐教學,為學生提供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和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將來的工作崗位有大概的了解,同時也為企業選拔人才和學生選擇職業提供機會與條件。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首先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1、實習制度的實踐教學模式

我們可以借鑒美國的實習制度,美國高校采取的實習制,其種類有全職的、兼職的;長期的、短期的;不收酬勞的、收取酬勞的等等。它與今后的工作緊密聯系在一起。通常,學校都設有被稱為‘腳acement"的機構(相當于職業介紹所),該機構的職能就是幫助畢業生或實習生聯系工作單位。學生可以將簡歷述于該機構,再由機構提供參考意見并聯系企業以安排實習。

2、建立戰略聯盟,實現產學結合的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指的是學校與企業合作,其教學活動直接為企業經營管理服務,利用公司的某些資源,如豐富的實踐經驗、全球化的網絡等。特別是通過與一些跨國大企業的合作,使學校在全球化組織管理方面收益匪淺,獲得很多跨國公司經營管理經驗。

篇8

1構建“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生社會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實習基地是進行實踐教學的根本保障,是學校與社會、企業互動的平臺。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根據不同專業特點探討實踐教學模式,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已成為當前高校實踐教學中亟待解決的課題。據初步調查,部分設有衛生檢驗本科專業院校,幾乎都在沿用預防醫學“二點一線”的實踐教學模式,即在學校實驗室或各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商品檢驗檢疫局、質檢所完成實踐教學任務。但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層次有了更高的需求,希望衛生檢驗本科專業的人才主要面向基層和企業,具有更強的實踐工作技能。為此,本課題組根據衛生檢驗本科專業的特點,結合我校衛生檢驗專業20多年的辦學經驗,提出了一套適合該專業本科學生培養目標的“三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將實踐教學分為校內實踐、衛生檢驗技術專業實踐、企業現場實踐(包括畢業課題的完成)三個階段。

2實施新的實踐教學模式的措施

2.1校內實踐,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傳統實驗教學模式是教師在實驗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學生做實驗時只需按照《實驗指導》要求操作即可,一般為驗證性的實驗。這種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如一次實驗課結束,學生只驗證了方法,熟悉了操作,但對實驗的重要環節和實驗過程的質量控制,則知之甚少。一旦到了實習基地實習或參加工作后,感到很不適應,甚至不知所措,又得在工作中重新學習,學生畢業以后還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去適應工作。出現這種情況,用人單位不滿意,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就業率和學校的聲譽[1]。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采用了“增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建立開放性的實驗室,讓學生參與實驗準備,完成以學生自我訓練為主”的教學手段,更好地掌握實驗原理、操作方法、步驟和實驗內容,全面了解儀器設備的性能并正確使用儀器,從而加強了實驗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2.2衛生檢驗技術專業實踐,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提高這一階段的實踐包括食品、水質、空氣理化和微生物等檢驗技術,在各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具體方法包括實習前的培訓,制訂實綱和實習計劃,嚴格各學科實習考核,加強實習管理工作,組織和學習各類專題講座,及時了解本學科的發展趨勢和新技術進展。通過強化實踐教學過程質量監控,實行目標管理,從而提高了學生衛生檢驗技術的實踐技能。

2.3企業現場實踐,保證學生實踐能力的應用在企業現場實踐,除了完成畢業論文外,還要了解企業急需解決的技術性問題,以及開發新技術的問題。如食品質量控制、環境污染控制、人員的健康安全控制等。這樣更具有針對性,有助于進一步把食品、水質、空氣、生物材料等檢驗技術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應用到企業的現場實踐中。

篇9

近年來,我國產品出口多次遭遇“綠色壁壘”。如何獲得通行證進入國際市場,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遇到的問題,而由此產生的巨大市場空間,則吸引著眾多的國際權威認證機構紛紛進入我國。

從有關外經貿部門獲悉,近年來中國每年約有400億美元的出口受到國外各種形式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限制,以食品為例,每年被美國海關扣留的食品批次中,25%并非質量不良。而是因為標簽不符合“美國食品標簽法”的規定而導致被銷毀或退貨。為了保護本國市場,許多國家制定了許多嚴格的標準、法規,甚至用法律明確規定進口商品必須符合進出口標準。目前,歐盟擁有的技術標準就有10多萬個,德國的工業標準約有1.5萬種,日本有8000多個工業標準和近400個農業標準。而中國技術認證推廣開展時間不長,企業和產品的認證數量以及認證的組織機構、認證標準等和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急于找到正確的途徑獲得相關認證。與此同時,中國各級政府和外經貿部門也推出一系列辦法,鼓勵中國企業開展技術和質量認證。

一、第三方認證機構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國際權威認證機構看到我國的檢測認證行業的巨大市場,紛紛來到我國設立認證公司及辦事處機構。

(一)第三方認證機構在我國的布局

從第三方認證檢測機構在我國的發展布局來看,它們的分支機構主要集中在中國的沿海城市,以長三角和珠三角為中心向沿海城市延伸。從北到南,目前已經在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寧波、溫州、廈門、深圳、廣州等城市設有分支機構。主要包括英國INTERTEK、瑞士SGS、德國TUV、法國BVOI、美國UL等,它們是現今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獨立第三方產品安全測試認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權威認證機構。這些公司也是在我國主要的權威第三方認證機構,都具有良好的國際聲譽。

(二)第三方認證機構在我國的發展階段

第三方認證機構在我國的發展經歷著從單一業務逐步發展到多元化業務階段。由于我國第三方認證市場的競爭并不激烈,而且客戶群體相對固定,因此這些國際認證機構都處于市場規模發展的上升階段,但業務重點不同。如:英國INTERTEK(天祥認證集團)是我國最大的第三方認證檢測機構之一,于1989年在深圳成立的合資公司(深圳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是第一家進人中國市場的外資檢測機構,主要做紡織品檢測。隨著業務的不斷增長,IN-TERTEK陸續在我國上海、廣州、杭州、大連等40多個城市設立了30多個實驗室和70多家分支機構,總人數達5000人。目前由5個主要的事業部組成:商用電子電氣、消費品服務、政府服務、風險管理、石油化工及農產品服務。

德國萊茵中國集團包括TUV萊茵、南德TUV、北德TUV三家公司。TUV萊茵在1989年進入中國市場,已分別在上海、北京、大連等地設立了7個分公司或辦事處,南德TUV在1993年進入中國,北德TUV于1999年進入中國。經過在2007年的并購與市場重組,目前在中國有業務的主要是TUV萊茵和TUV南德,并且在醫療器械認證和汽車-認證的優勢明顯。

美國uL安全檢測實驗室,與中國進出口商品檢驗總公司共同建設合資認證公司-UL美華認證有限公司,2003年1月正式開業。目前在蘇州、北京設立獨立實驗室。我國已成為uL公司在美國本土之外最大的海外市場,經uL授權的工廠已經超過7100家,占全世界uL授權工廠的11.5%,且每年以20%的速度不斷增長。實驗室可對視聽產品、照明、家電、信息技術設備、馬達、電動工具等產品提供安全測試。

瑞士SGS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已陸續在上海、杭州、深圳等地注冊了33個分支機構。業務范圍消費品、汽車、礦產、石油、農業、政府及公共機構服務部服務。法國BVQI在中國大陸的業務始于1996年,在北京、上海、廣州、香港等14個城市設立了辦事處及聯絡處,主要以體系認證為主。2007年1月15日,北美地區最著名的產品認證機構CSA宣布在中國大陸地區正式推出對衛浴產品的測試和認證服務。2007年6月,荷蘭KEMA在中國溫州的CB試驗室成為可以測試CB體系項目的正式試驗室。KEMA據此成為第一個在中國工業電器元件測試領域的獨立外資測試試驗室。另外,德國VDE、日本JQA、南非SABS等國際知名認證機構也加快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

二、第三方認證機構在我國發展的原因

(一)環境問題推動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在我國的發展

如今環境問題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歐盟、美國、日本等紛紛制定出保護環境的法令法規,而且法規執行更加嚴格,涉及范圍擴大。例如,2006年7月ROHS&WEEE指令已經在歐洲實施,這是“關于在電子電器設備中限制危害物品使用的指令”,目的是禁止在電子產品中使用危害環境的材料。指令中詳細說明嚴禁使用重金屬鉛、汞、鎘、六價鉻、PBDE、PBB。WEEE是“有關廢棄電子電器設備的指令”,將確保產品在使用完畢后能得到妥善的處理,使供應商承擔生產的電子產品廢棄物回收利用的經濟責任。這無疑給我國的出口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凡是2006年7月之后進入歐洲市場的電子產品都需要遵循ROHS&WEEE要求。在中國的浙江和廣東兩省,電子產品出口企業密集,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占據大多數,出口歐盟成員國的產品迫切需要符合指令要求。在這種形勢下,在我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推出了有關ROHS的檢測,為我國電子產品制造企業提供專業測試與相關測試報告服務,以幫助我國產品順利進入歐洲市場。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我國出口企業產品的檢測結果直接影響到國外購買者的決策,環境因素會為產品與購買者之間建立更加緊密的感情紐帶,其中權威第三方認證無疑給購買者增加了信心(二)我國國際貿易增長也推動了第三方認證機構的發展

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大量企業不僅僅滿足于國內市場的競爭,更希望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能占有一席之地。特別是中國人之后,國外的關稅壁壘被逐步打破,這使中國產品出口獲得更多商機。無論是在中國大陸,香港還是臺灣地區,出口貿易都在增加,而出口貿易的繁榮帶來大量認證需求和商機。但與此同時,以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評定、認證等為表現的“技術壁壘”表現得更為突出,成為中國產品出口最隱蔽、最難對付的障礙。以玩具行業為例,我國的玩具年出口量達220億多件,占據歐美市場70%的市場份額。而義烏市是全國小商品集散中心,在我國對外出口的玩具產品中義烏玩具占了相當大的份額。據義烏玩具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義烏市場的玩具年銷售額超過40個億,出口比例約占70%,其中出口歐美國家占25%1)1上。在義烏市場3000多玩具經營主體中,本地生產企業為300余家,年產值10多個億。因此而產生的巨大檢測認證市場空間吸引著國際權威認證機構,目前法國BVQI已經進入義烏,為義烏當地外貿出口企業和單位提供裝船前檢驗服務,目前已有4家企業通過了產品檢測和現場考核。據悉,英國INTERTEK、瑞士SGS也將準備進入義烏認證市場,為本地企業提供便捷的檢測認證服務,幫助企業建立完善內部質量自控體系,提供質量許可、體系認證、產品認證咨詢和產品安全標準培訓、積極對企業進行抽樣檢測和現場考核。

在日新月異的國際市場中,企業必須順應全球貿易、采購、銷售方式的不斷變化,應對新興市場帶來的影響,擴大產品線和產品種類、縮短產品上市時間、降低成本、減少供應鏈風險,同時又要在整個商業經營過程中達到質量和安全的要求。當企業面對這些壓力和挑戰時,第三方認證機構成為不可或缺的有力支持和可靠伙伴,幫助企業解決這些難題。

三、第三方認證機構在我國發展趨勢

篇10

目前在高職教育試點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將專業培養目標訂得過高,這不利于高職教育人才的培養。高等職業教育旨在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應突出職業性、行業性,面向地方或行業經濟的特征,明確高職教育就是為學生從業服務的,就是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第一線需要的專門人才為主要教學目的。由此,我們認為,高職教育國際貿易專業的培養目標應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掌握對外貿易專業知識與技能,適應新的企業環境需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的對外貿易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夠熟練運用所學專業理論技能,獨立開展涉外經貿業務及對外經貿管理工作。根據國際貿易專業的培養目標,不難得出結論,突出國際貿易技能教學是完成該專業培養目標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加強國際貿易專業技能教學,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明確離職教育中國際斑易專業技能體系

三年的國際貿易專業學習,要完成sa多門的課程,這些課程中,哪些課程與技能教學有關呢?這還要從什么是技能談起。這里所說的技能,是指涵蓋完成某一職業崗位(或職業崗位群)的任務的必播的一切技術和應用能力,是指把專業基礎知識應用到實際崗位工作中去的能力。國際貿易專業技能體系包括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含崗位技能)。

基本技能包括:演講與口才;英語聽、說、讀、寫、譯;中英文錄人;計算機應用;公關禮儀。專業技能包括四個方面:談判前的準備階段:包括國際市場調研、與國外客戶建立貿易關系;交易磋商與合同的簽訂階段:包括成本核算預報價、商務洽談、外貿合同的擬定;合同的履行與善后處理階段:包括單證業務、儲運保險、報關報驗、國際仲裁;進出口業務全程仿真模擬訓練。

二、國際貿易專業各項技能訓練的目的和相關的蒼礎課程

〔一)基本技能訓練。其目的是:通過對有關基本技能課程的學習和訓練,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和鞏固本專業將來職業發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素質,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擁有專業技能,勝任基本工作打好基礎。其主要內容是:要求學生在蘭年的學習過程中,必須通過下列基本技能課程的訓練。(見表)

基本技能訓練必須有組織與考進行,最后還要考核。應由專職教師結合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相關項目的教學、實訓,實訓可以采用案例教學、現場觀摩模擬操作、實際操作等多種方式進行,最終達到考核要求??己朔椒赏ㄟ^現場操作和綜合打分等形式進行,其中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能熟練攀握計算機辦公室自動化軟件及其他外貿應用軟件,并達到浙江省高校計算機應用能力一級。英語要具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譯能力,并達到CET--4或英語應用能力A級,三校生英語應達到應用能力A級或CET-3。

(二)專業技能訓練。國際貿易專業技能訓練項目是圍繞進出口業務的開展進行的,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談判前的準備階段。這主要有兩點:首先是國際市場調研。企業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就必須研究國際市場的變化規律。該項技能訓練的目的就是使廣大學生掌握如何在國際市場商搜集商品信息和做好商品定位、市場細分等國市場營銷的基本技能。相關的課程主要包括“進出口業務”、“外貿英文函電”、“電子商務”、“國際市場營銷”。其次是與國際客戶建立業務關系。該項訓練的目的是使學生具備尋找海外客戶的能力。訓練的主要內容包括建立客戶關系外貿英文函電的處理,尋找海外客戶的各種途徑。相關的課程主要有“外貿英文函電”、“進出口業務”、“國際經貿地理”等。

第二階段:交易的磋商與合同期簽訂階段。包括:(1)成本核算與報價:這是為了使學生掌握產品的成本核算,外貿商品報價技能,不同的貿易術語(主要是FOB.CFR,CIF)的報價轉換,不同報價貨幣的報價轉換,相關的課程主要有“進出口實務”、“國際結算”、“國際金融”等。(2)國際商務談判。這旨在培養學生國際商務談判的組織能力,國際商務談判的策略和技巧,以及在國際商務談判中的基本禮儀,相關的課程主要有“英語聽說”、“公關禮儀”、“國際商務洽談”、“國際商法”、“世界經濟與政治”、“國際貿易實務“等。(3)外貿合同擬定訓練,包括商品的品質、數量、包裝、價格等合同條款。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對外貿易合同中各條款擬定應注意的間題。相關的課程主要有“進出口實務”、“國際商法”,"WTO概論”等。

第三階段:合同的履行與善后處理階段。包括:(1)單證業務技能訓練。單證業務包括開證、審證訓練和單據制作和修改等方面。通過單證業務的技能訓練.使學生熟悉進口商申請開立信用證的業務流程(模擬進口商)掌握進口業務開證的相關技能,通過單據的制作的修改訓練,使學生拳握發票、匯票BlL等專業單據的制作,具備單證員的業務能力,相關專業課程有“單證業務”、“外貿英文函電”、“國際結算”、“國際金融”、“進出口實務”。{2)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訓練,使學生掌握貨物儲存、運輸、保險等實際業務操作能力,使學生能勝任貨代員的工作。相關的課程有“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進出口業務”、“外貿商品學”等(3)報關報臉技能訓練。該項訓練目的使學生掌握商品報關、商品檢驗、商品檢疫等方面的實際操作能力,勝任報關員、報檢員的工作,涉及的相關課程有“進出口實務”、“報關實務”等。(4)國際仲裁訓練。這是使學生掌握進出口業務中出現糾紛后進行國際仲裁應具備的應對能力,涉及的相關課程有“國際商法”、"WTO概論”、“進出口業務”等。

第四階段:進出口業務全程仿真模擬實訓。該階段的技能訓練是通過完成一筆進口(或出口)業務的綜合模擬訓練,使學生掌握掌綜合外貿業務能力,并具備一般國際貿易業務人員的綜合能力。涉及的相關課程有“進出口業務”、“外貿英文函電”、“單證業務”等。

三、專業技能教學應該特別注憊的若干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头市| 莱阳市| 东丰县| 永定县| 阿克陶县| 梧州市| 安阳市| 南澳县| 韩城市| 杭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明溪县| 乌鲁木齐县| 会宁县| 广昌县| 柳林县| 金乡县| 公主岭市| 汝阳县| 瑞丽市| 卓尼县| 铁岭市| 普洱| 西乌珠穆沁旗| 安宁市| 万盛区| 阿坝| 柞水县| 商城县| 林甸县| 贺兰县| 广元市| 鄄城县| 佳木斯市| 施秉县| 奈曼旗| 徐闻县| 富蕴县| 瑞金市| 库尔勒市| 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