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9 09:27:0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本科工程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民辦本科院校工程管理專業師資薄弱,一方面,我國工程管理專業教育起步較晚,部分高校專業教師都是從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土地資源、經濟管理等轉行而來,也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是從非教師隊伍轉過來的。另一方面工程管理專業老師年輕化現象十分突出,且職稱與學歷偏低,多數教師是從學校走向學校,實踐經驗不足。
1.2實踐不足
我國民辦高校培養工程管理人才實踐不足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校內課程設計或實習中教師隨意壓縮實踐時間或集中課程突擊完成,缺乏對實踐教學的總體設計和質量控制,缺乏對設計性、研究性實驗的重視和指導,使實踐學習環節多數流于形式,學生很難從中學到真正有用和實際的東西。另一方面,校外實習實踐難度大,成本高。由于實踐教學經費不足和企業不愿接收實習學生等問題,許多實習已經失去其原本的實際意義,只是走馬觀花,甚至放任自流,完全達不到實習的目的,只注重于最終的實習報告,學生最終收獲不大。目前,我國民辦本科院校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問題突出。重理論,輕實踐,重課堂,輕課外,重精深,輕綜合,缺乏有行業經驗的師資,人才與行業需求不匹配,難以適應工程建筑行業對工程師的要求。因此,民辦本科院校在培養工程管理人才時應注意改革,培養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
2改革措施
2.1合理設置課程體系,以實施執業資質認證制度為導向
實施執業資質認證制度需要有一定專業基礎和實踐技能的專業人才,將執業資格考試的內容要求有選擇地引入課程設置中,使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有利于人才的培養,使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達到參加執業資格考試的理論水平。工程管理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應以實施執業資格制度的需要為導向,避免專業教育與人才需求之間缺乏連貫銜接的問題,做到教育資源的高度整合和高效利用、人才培養的時效性和針對性相互統一。最終以執業資質認證制度來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用工程管理專業教學改革來推動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發展。
2.2加強師資建設,培養“雙師型”師資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當前工程管理專業教育中一項迫切的任務。所謂“雙師型”師資是指既要具有教師資格,能夠從事教學工作,又具有某一專業技能或實踐能力的復合知識型師資。一方面,可以聘請有實踐經驗和一定理論水平的社會工程項目管理人員進行實踐性學習的指導和教學,并對成功的工程管理項目進行案例分析和模擬演練,加深理解,增強實際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年輕教師的學歷水平和職稱結構,并提供更加多樣化的培訓機會,通過多種形式提高年輕教師的工作實踐能力。此外,可以鼓勵年輕教師爭取橫向科研課題,以此來提高其為企業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通過指導學生畢業實習的機會,廣泛的接觸工程,提高工程意識。
2.3建設特色實驗室
各民辦高校可以通過建立特色實驗室來展現專業競爭力和特色,而實驗室的建設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資源和條件。依托本校相關的強勢專業,建設特色鮮明、針對性強的實驗室,并配備相應的計算機仿真模擬軟件,利用現代信息資源,積極開展計算機模擬與仿真教學。此外,以特色實驗室為依托,各民辦本科院校應鼓勵學生參與各種競賽,在競賽中不斷成長。
2.4重視實踐,校企合作
為了使學生進一步提升工程實踐能力和水平,解決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民辦本科院校應與項目管理公司、建設公司或工程咨詢公司等合作,這些公司是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主要就要單位,學生可以參與其承攬的相應生產實踐活動,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同時,可以依托企業先進的實驗環境、設備和技術等各種產學研平臺,利用企業的創新氛圍和經驗豐富的科技人員和工程師做好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內容設置。在學校和社會這兩種教育環境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整體素質將得到較大的提高。
工程項目成本核算與管理是建筑企業實現財務目標——利潤最大化的主要手段之一,組織好成本核算與管理,對全面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落實企業各部門經濟責任制,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1 工程項目成本的核算:
成本的核算是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中心環節,是建筑企業在工程項目中實現成本最小化、經濟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的手段。
1.1 工程項目成本核算的內容。在現代成本管理中,成本的概念有兩大分支:一是以國家規定的財務會計準則和企業制定的財務制度為基礎進行核算的成本,稱為企業財務成本;一是根據施工項目管理和決策需要進行核算的成本,稱為項目管理成本。本文將成本核算對象定義為項目管理成本,一切從管理的角度出發,簡化核算過程和結果,使成本核算更具有可操作性。
1.2 工程項目成本核算程序:
1.2.1 對所發生的費用進行審核,以確定應計入工程成本的費用和計入各項期間費用的數額。
1.2.2 將應計入工程成本的各項費用,區分為哪些應當計入本月的工程成本,哪些應由其他月份的工程成本負擔。
1.2.3 將每個月應計入工程成本的生產費用,在各個成本對象之間進行分配和歸集,計算各工程成本。
1.2.4 對未完工程進行盤點,以確定本期已完工程成本、實際成本。
1.2.5 將已完工程成本轉入工程結算成本科目中。
1.2.6 結轉期間費用。
1.6 工程項目成本核算的方法:
1.3.1 根據成本計劃確立成本核算指標。項目成本核算工作的第一步是確立成本核算指標,成本核算指標的設置應盡可能與成本計劃相對應,將核算結果與成本計劃對照比較,使其及時反映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
1.3.2 核算主要因素分析。對于任何一個工程項目,項目成本核算的對象應該是可控成本。在涉及成本的因素中,包括該項目實際作業中資源消耗數量、價格及資源價格變動的概率。
1.3.3 成本核算指標的敏感性分析。對主要成本核算因素進行敏感性分析,是設置成本控制界限的方法之一。通過敏感性分析,用以判斷對某項成本因素應予以核算和控制的強度。
1.3.4 成本核算成果。建立信息化成本核算體系,將項目成本核算成果系統儲存,是成本核算工作得以高效實施的保障,也是企業成本戰略實施的關鍵環節。
1.4 工程項目成本核算中應注意的問題:
1.4.1 項目成本的均衡性。工程施工的過程分三個階段,各有特點:
籌建期存在的問題:施工項目在籌建期間一般是沒有產值的,費用除計入固定資產及福利費以外,其余一般應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科目,工程開工后分期攤入成本。
正常施工期存在的問題:北方冬季不能施工,但也要有費用發生,發生的應計入工程成本的費用屬于未完工程性質的,應計入相應科目核算,如果來年開工后,有可靠的價款收入,則當期發生的費用不予結轉,待開工后一次或分期結轉,否則直接計入當期成本,目前,我們沈陽冬季重點項目也在正常的施工。
收尾階段存在的問題:正常施工期應對收尾的費用予以充分估計,通過預提費用計入成本,這樣可以防止工程先盈后虧,也能保證工程尾工階段有足夠的資金支持。
1.4.2 分包工程的成本核算。
分包工程分兩種形式:一種是作為自行完成工作量,另一種是不作自行完成工作量。作為自行完成工程量的分包工程在核算上自然與自營工程相同;不作為自行完成工作量的分包工程在核算上與自營工程沒有本質性的差別,只不過它講的是總體成本,屬于臨建部分的需要攤銷,屬于主體部分的要與自營工程同步進行,體現出分包工程利潤。
2 工程項目成本的管理成本:
管理的內容很廣泛,貫穿于項目管理活動的全過程和每個方面,從項目中標簽約開始到施工準備、現場施工、直至竣工驗收,每個環節都離不開成本管理工作。
2.1 搞好項目成本預測、確定成本控制目標。加強成本控制,首先要抓成本預測。成本預測的內容主要是使用科學的方法,結合中標價根據各項目的施工條件、機械設備、人員素質等對項目的成本目標進行預測。
2.2 項目成本的控制。就是在實施過程中對資源的投入,施工過程及成果進行監督、檢查和衡量,并采取措施確保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成本控制的對象是工程項目,其主體則是人的管理活動,目的是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2.2.1 成本的節約。節約就是項目施工用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節省,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則。節約要著眼于成本的事前監督、過程控制,優化施工方案,從提高項目的科學管理水平入手來達到節約。
2.2.2 成本的全面控制。成本的全面控制包括兩個涵義,即全員控制和全過程控制。項目成本的發生涉及到項目的整個周期,項目成本形成的全過程,因此,成本控制工作要伴隨項目施工的每一階段。
2.2.3 目標成本控制。目標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活動的基本技術和方法。它是把計劃的方針、任務、目標和措施等加以逐一分解落實。在實施目標管理的過程中,目標的設定應切實可行;目標的責任要全面。
2.2.4 動態成本控制。所謂動態控制就是將工、料、機投入到施工過程中,收集成本發生的實際值,將其與目標值相比較,檢查有無偏離,若無偏差,則繼續進行,否則要找出具體原因,采取相應措施。
2.3 降低項目成本。降低項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種,概括起來包括采取組織措施、技術措施、經濟措施控制工程成本;加強質量管理,控制返工率;加強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等方面。
3 加強項目成本核算與管理,促進建筑企業的發展。
項目管理的中心環節就是搞好項目成本核算和管理,只有加強成本核算與管理,才能使項目成本降低,才能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3.1 加強項目成本核算與管理使建筑企業適應外部經營環境。建筑企業的外部經營環境,包括政策法規環境、技術環境和市場環境。建筑技術環境的最大進步是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計算機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為項目成本核算與管理提供了技術基礎;網絡技術的產生,尤其是大量建筑材料網站的出現,使項目成本日益透明化。提升經營規模、經營方式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才能使企業從容應對激烈的競爭。
3.2 加強項目成本核算與管理使建筑企業戰略發展。通過成本核算與管理,取得的是進行項目管理需要的信息。企業只有推行成本戰略,逐步建立信息資源優勢,才能適應戰略發展的需要。
4 結語:
總之,加強項目成本核算與管理,將是建筑企業進入成本競爭時代的競爭利器,也是企業推進項目成本發展戰略的基礎。在我國建筑企業現在競爭非常激烈的背景下,只有加強建筑企業項目成本核算與管理論文的工作,才能使建筑企業最大限度的降低各項消耗,確保項目經濟效益的提高和實現企業飛速向前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論現代成本管理模式》,石新武,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10
[2]《施工與房地產開發企業財務管理》,徐大圖,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5
[3]《工程項目經濟核算與成本控制》,李書源,高曉兵,中國鐵道出版社,1993
[4]《工程項目成本控制與管理》,于廣榮,天津市政工程雜志,2004增刊
[5]《關于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思考》,范水源,建筑經濟雜志,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