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美女,欧美一性一交

中醫最基本的原則模板(10篇)

時間:2023-08-27 14:54:2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醫最基本的原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醫最基本的原則

篇1

論及針灸治療學最一般、最基本的治療原則時,各版中醫高等院校統編教材《針灸學》中觀點不盡一致。2版到5版教材都認為,“調節陰陽”是針灸治療最基本的原則,6版教材卻把“調節陰陽”改為針灸的主要作用,而非治療原則。筆者認為這一修正非常合理。教材修正過后,問題的焦點轉化為,究竟針灸治療學最一般、最基本的原則是什么?筆者認為“隨變而調氣”(《靈樞?衛氣失?!?正是從針灸辨證論治過程中抽象出來的治療總則?!端貑?針解》:“補瀉之時(以針為之)者,與氣開闔相合也”是其最好的注腳。

1 “變”而隨之,方為善治

“變”的意義是由于多種變化因素(大致有病候之變、形質之變、甚至日月四時之變)相互交織,引起人體氣血運動產生改變的特點或規律。審知其變化規律及部位,因氣之“變”而選擇恰當的治療原則和時機、選配不同的腧穴部位和不同的針灸治療方法,既是針灸治療過程的全部內容,也是調氣的全部內容?!白兌S之”就是要謹循氣血變化的規律,這是針灸治病第一位的客觀要求。

《靈樞》歸納出“形氣逆順”的4種綜合情形,即為“形氣不足,病氣有余”“形氣有余,病氣不足”“形氣不足,病氣不足”及“形氣有余,病氣有余”。其主要矛盾方面分別是“邪勝”“陰陽氣俱不足”“陰陽俱有余”。這種歸納法對于針灸治療,特別對于針灸基本治則治法的確定,是符合實際且簡便有效的,因而是可行的和科學的。

人體經氣是隨時間變化而流注周身各個部位的,這是針灸能否取得滿意療效的關鍵。亦即“毋逆天時,是謂至治”(《靈樞?百病始生》)?!端貑?八正神明》記載:“是故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所以“先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以候氣之浮沉,而調之于身,觀其立有驗也?!闭莆樟巳赵聦洑膺\行的影響,候之而調,行針就可立見功效。

《靈樞?四時氣》云:“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彼募咀兓瘯绊懭梭w血氣運行,似主要表現在經氣的浮沉上。故將其概括為:“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中?!绷怼端貑?四時刺逆從論》載:“是故邪氣者,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至其變化不可為度,然必從其經氣,辟除其邪,除其邪則亂氣不生?!毙皻怆S四時之氣而入侵,雖變化無窮,但仍然不能逃脫其經氣所在部位。依照其部位治療,即可祛除邪氣,調整正氣。

2 因“變”而調。始得奏效

針灸在辨證論治時,必須綜合分析生理的、病理的、環境的以至社會的各種因素,以便從理、法、方、穴、術等5個環節作出清晰的判斷。

篇2

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與非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臨床表現大致相同,主要表現為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所不同的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發病年齡較輕、病情進展快、病情較嚴重,動脈阻塞的范圍廣、程度重。單純的冠心病可能是在某一處的血管壁上形成了粥樣斑塊,堵住了血管的百分之七八十,但畢竟還留下一個狹窄的通道,在這個通道放置一個支架或是在合適的部位搭個血管“橋”就能緩解癥狀。但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血液黏稠度高,會將這個狹窄的通道也堵得嚴嚴實實,根本無法放置支架,此外整個血管呈彌漫性的堵塞,想搭橋也找不到合適的地方,一般心外科的醫生對此都感到無處下手。

中醫中藥在糖尿病性冠心病的治療上可以及早考慮。糖尿病并發癥幾乎均有氣滯血瘀的表現,糖尿病并發冠心病尤為突出,冠脈瘀阻,不通則痛,盡早介入活血化瘀治療可以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并可作為一個基本的治療原則貫穿始終。又因為糖尿病最基本的病理基礎是陰虛燥熱,久而久之,則無水舟?;蛏偎坌芯徛R虼?,重視養陰生津法的運用,結合化瘀通絡,標本兼治,在治療糖尿病性冠心病上能收到理想效果。糖尿病一旦明確診斷,就應開始使用益氣活血、化瘀通絡的中藥,如養心氏片等。

養心氏片是在中醫“益氣扶正,活血止痛”的治則下組方、通過現代工藝制備的中成藥,方中黃芪、黨參為主藥,輔以當歸活血養陰,佐以丹參、山楂等活血化瘀藥物,共奏益氣活血止痛之效?,F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具有強心、增加心臟輸出量作用;當歸、丹參具有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外周微循環之功效;山楂可以擴張血管、降低血脂。上述諸藥亦針對糖尿?。ㄏ剩┑摹皻怅巸商摗辈C特點,從“標本兼治”的角度出發,既針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標實“,亦培固了糖尿病(消渴)的“本虛”,因而對糖尿病與冠心病兩病并發有一定療效。

篇3

梅核氣的病理基因,多由情志不暢,肝氣郁結,肝氣上遞或橫遞,脾胃空降失常,津聚為痰,痰凝氣機不暢,導致而成,痰氣相搏,上遞結石于咽喉,以致病人自覺咽中有梗阻感,有異物之造成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脅滿悶,與飲食無礙,為梅核氣之癥,西醫診斷為咽喉炎?!督饏T要略》中有“咽中有炙肉之說”。

梅核氣多是由外界情緒刺激引起,臟腑功能失調,氣機功能紊亂,發病多半在40至50歲之間,女高于男,女占90%,男占10%。40至50歲占75%,30至40歲占10%,50至55歲占15%。

例:解xx,男,42歲,干部,1986年4月13日初診,主訴喉中發堵2個月余。其初和別人爭吵一事引起,經西醫多次用抗生素藥物治療療效不佳,故尋中醫求治,望其面色正常口唇發干,舌質淡,舌苔白微膩,聞其聲音正常,左脈沉滑,右脈弦微沉滑。肝為將君之官,病由情志不暢引起,據此辯證,肝氣郁結,脾胃不和,痰氣相搏,凝結于咽喉。四診合參,診為梅核氣證。

治療原則:理氣散結降逆化痰和胃。

篇4

它兩者同屬傳統醫學,但又各有所長。董氏奇穴是在傳統中醫之基礎上研創的,他結合神經解剖學知識指出,人體各部在大腦皮層上的投射代表區的大小與該部位功能繁簡成正比。手是勞動器官,足是運動器官,功能都很復雜,它們在大腦皮層上的投射代表區也較人體其他部位為大。如此在大腦皮層上與其聯系的神經元數量也較多,其主要機能就較大,而有利于臨床的應用,故董氏奇穴大部分分布于肘膝以下,就是此一原理的發揮。而中醫經絡最早記載是馬王椎漢墓出土的帛書,帛書中記載有十一條脈灸經。但其脈與脈之間還是沒有相互聯系和銜接的。而《黃帝內經》則在《靈樞.經脈》里全面敘述了十二經脈和十五絡脈,這標志著中醫經絡學已基本成熟。經過歷代醫家的醫療實踐和不斷的經驗積累,中醫針刺的經絡學說日臻完善。

2 董氏奇穴與中醫經穴治療原則、選穴方法的異同

董氏奇穴的取穴少,平均每位病人兩穴配伍,雙邊用針,宜八針為限。用穴精,臨床用穴務必要求一針多病,切不可以一病多針。盡量或絕對不針患處,急癥、痛癥要求立見效果,久病難病敢于刺血及深刺久留。他認為久病必有瘀、難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故臨床上好用之刺血。而中醫針刺依據以下4個基本原則:①補虛瀉實,即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虛不實則平補平瀉。②清熱溫寒,即熱著疾之,寒則留之。③標本緩急,即治病求本,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標本同治。④三因治宜,即因時間、因地域、因人而異的治療原則。其臨床選穴方法可依據辯證辯經,隨證取穴,循經取穴,近部取穴,遠部取穴等方法取穴。從治療原則和選穴方法上,兩者存在有質的區別。

3 董氏奇穴與中醫經穴針刺手法的異同

董氏奇穴施針手法簡單,僅用“正刺”、“斜刺”、“淺刺”、“深刺”、“皮下刺和留針”、可減輕患者之痛苦,減少暈針的情況。亦不必拘泥“補”、“瀉”等理論。他還創了一套平補平瀉的特殊針法,即動氣針法與倒馬針法。

3.1 動氣針法具體操作如下 ①先選定穴道。②進針得氣后一面捻針一面令患者稍微活動,病痛變可減輕,表示針穴與患處之氣已經相引,達到疏導及平衡作用,可停止捻之,視情況留針或出針。③久病可捻針數次以行氣。如病在胸腹,不能活動可以按摩或深呼吸,使針與患處之氣相引,疏導病邪。

篇5

一、強化實驗骨傷科學教學的必要性

實驗骨傷科學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醫骨傷科治療方法和方藥對機體的作用、作用機理,以闡明骨傷科疾病的發生機制及中醫藥防治疾病骨傷科疾病的原理,是現代中醫骨傷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中醫骨傷現代化及培養現代中醫骨傷人才有著重要的意義。內容涉及到組織學、病理學、生物化學、免疫學、細胞及分子生物學、組織工程學等多種研究方法。

多年以來這門課程在陜西中醫學院一直作為自修課程,但隨著中醫骨傷專業的發展及學科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開設實驗骨傷科學的必要性愈加明顯。通過開設實驗骨傷科學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驗證理論、培養實驗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培養中醫骨傷科學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我院中醫學(骨傷方向)于2007年正式開設了該門課程。但其涉及面廣,對基礎知識要求較高,而課時相對較少,給這門課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為此,我們進行了有限的實踐與探索。

二、強化實驗骨傷科學教學的可行性

從課程設置看,實驗骨傷科學涵括范圍廣,課程內容系統性強,使學生能系統地用實驗去印證理論知識。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機會增多,課程更貼近臨床實際,使學生在學習該門課程的同時,能系統地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達到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的同步發展。因此,從課程特點看,強化實驗骨傷科學教學是可行的。

從課堂設計看,如果把開設實驗骨傷科學的目的局限于增強學生動手能力的范疇是不夠的。我們在教學中發現,只要科學合理地設計實驗內容,就能通過實驗骨傷科學教學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制備狗骨干骨折動物模型及假設股骨頭壞死等臨床景象以后由學生自己獨立處理,鍛煉其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這些問題不能從書本上找到現成的答案。這就促使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理論知識從實驗中尋找解決的辦法。這樣做使實驗骨傷科學課不再是簡單地重復手術操作步驟,而是一個探討性和研究性的學習過程。無疑這對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和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實驗骨傷科學是可行的。

從課堂教學效果看,實驗骨傷科學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創了新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成為主動的實踐者,從而充分調動了其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其求知欲望。學生在實驗中思維活躍,操作認真,討論熱烈,探索精神強。由此可見,學生們對實驗骨傷科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高昂的學習熱情。

三、加強基礎醫學教育是強化實驗骨傷科學教學的基石

實驗骨傷科學教學內容涉及到組織學、病理學、生物化學、免疫學、細胞及分子生物學等基礎醫學知識,這些基礎醫學知識掌握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本課程的教學效果,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在教學中常常發現,學生很多相關基礎知識較差,對于很多基本的實驗方法不了解,對一些基礎實驗的原理也不清楚,這樣該課程讓他們覺得很難理解。所以對于中醫學專業(骨傷方向)學生,加強基礎醫學的學習對于開設實驗骨傷科學有重要意義。在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尤其要注意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實驗方法及實驗原理,了解基本實驗程序,實驗儀器。

四、科研創新意識及基本能力培養是強化實驗骨傷科學教學的重要內涵

我們這門課程開設的意義就在于增加我們對中醫骨傷疾病研究的本領,要開展科學研究,首先我們要有科研意識,要在我們的工作及學習過程中,通過意識去發現問題。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尚無這方面意識,因此,如何加強對中醫骨傷專業本科生科研意識的引導,培養正確的科研意識有重要意義。為此,我們在授課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意識,通過介紹近些年來現代醫學、現代骨科學及中醫骨傷科學發展的最新理論、臨床與實驗研究新成果、新進展、新動態來擴大學生知識面。這對開拓科研思路,培養科研能力非常重要,同時通過課堂探討,要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學術見解,養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科研精神。

為了進一步開拓學生的思維,在他們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及科研思路后,通過國內外最新文獻的學習,讓他們在進一步了解科研思路及科研設計的基礎上,也了解到學科前沿,同時對他們的外文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在課堂教學和實驗操作中重視激發學生科研興趣,培養良好的科研思維和探索精神,培養創新的科研能力。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培養科研意識的同時,要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科研方法,如科研的概念、科研分類、科研選題的步驟及原則、有關醫學實驗動物學基礎知識等。

另外,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于骨傷特色及重點病種的科研思路及方法訓練,如講述骨折愈合的研究現狀,中醫藥的優勢,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問題,骨折愈合的研究方法,具體內容包括長骨干骨折動物模型制備方法及觀察指標。另外,頸椎病、股骨頭壞死、慢性化膿性骨髓炎、骨質疏松、脊髓損傷、類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科研思路及研究方法也是我們的教學重點。在科研思路方面,我們在教學中引用國外最新文獻,通過這些文獻的結構設計、涉及的研究方法,研究層次來讓一方面學生了解科研思路及科研設計。

五、突出實驗技能培養是強化實驗骨傷科學教學的重點

一個好的課題需要嚴謹的設計,但涉及再好的課題也是需要熟練科學的實驗方法來完成,所以加強實驗技能的培養至關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和基礎醫學的教學實驗相結合,適當增加骨傷科疾病研究方法中的基本實驗,如我們在組織學實驗中可以適當增加肌肉,骨骼的標本處理、常規及特殊染色方法的教學;在免疫學實驗中可以增加神經免疫組織化學方法等。目前全國中醫藥院校尚沒有統一編制的《實驗骨傷科學實驗指導》教材,我們根據以往給中醫骨傷專業2003級、2004級、2005級本科學生講授這門課時的經驗,結合教學改革內容,并參考了同類相關教材,編寫了內容配套、操作性強、重復性好、同我院現有基礎條件適宜的實驗骨傷科學實驗指導院內教材。以期提高學生的科研素質和動手操作能力。

六、多媒體教學是強化實驗骨傷科學教學的重要手段

教學過程中我們改變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方法,利用自己制做及應用國內外相關實驗方法的多媒體課件,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表達知識的媒體結合起來,提供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理論感官化,便于學生理解、記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嗅鞘細胞細胞的形態學觀察及其培養,我們把培養嗅鞘細胞的實際操作過程及培養結果的圖像拍攝下來,制成多媒體課件,將枯燥的理論形象化、生動化,便于學生理解,深受他們的歡迎。同時,采用多媒體教學還可以節省時間。我院目前此門課總時數為36學時,其中理論28學時,實驗8學時。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在單位時間里增加了信息量,減少了板書時間,與以往相比相對延長了學時,使我們有時間給學生講解更多的內容。

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團隊精神是強化實驗骨傷科學教學的必然要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夠使人對工作、學習和創造產生強大的推動力,從而使人思想活躍,注意力集中,產生較高的智力而獲得成就。這門課程因內容較廣泛和前沿,在教學中我們應進一步改革教學方法,通過一些設計性實驗或課題來激發他們的興趣,如我們布置以“中醫腎主骨生髓理論”為基礎,讓學生分組設計實驗,通過這一任務學生就會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及科研專著去了解科研的整個過程,如,設計思路、動物分組、動物造模、指標測定及統計學方法等內容。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了科研方法,又增強了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強化了團隊意識,培養了合作精神。這一點對于以后的臨床工作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中醫骨傷科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學科,但迄今為止,該學科尚存在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具體涉及到傳統基礎理論及臨床技術,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進行大量的科學研究,包括基礎研究、臨床基礎研究及臨床研究。實驗骨傷科學的開設和規范教學對于中醫骨傷專業發展及培養創新性人才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應進一步總結教學經驗,增加學生興趣,培養新世紀中醫骨傷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壽好長,朱津浦,金京南等.中醫專業實驗診斷教學改革[J].實用醫技雜志,2003,10(7).

[2]耿建芳,王玉芬,邢天娥等.中醫專業實驗診斷教學中教學模式的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7,18(6).

(上接第168頁)用將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Blog的出現使網絡教育的發展更上了一個臺階,也使得人們將重新審視教育信息化的許多認識。在Blog短短的發展階段,它已經用它的優勢,使人們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它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和進行知識管理的工具。隨著它的日益普及化,它也必將成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Blog的發展是不可估量的,它將引發人們對信息技術在教育應用中的新的思考,使網絡教育走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當然Blog在教育中的應用,還需要我們每一個Blog受益者去探究、發展和推廣,使它成為我們學習的好幫手,成為教育發展中的有利工具。

參考文獻:

[1]黎加厚. Blog與教育:體驗生命歷程共享[J].信息技術教育,2004,(2).

[2]張正國. Blog:承載我們的教育理念[J].信息技術教育,2004,(2).

[3]馮紀元.淺談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5,(04).

篇6

緒言

中醫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它承載著幾千年來人們同疾病作斗爭的理論知識和經驗總結,是一套有著完整理論體系和獨特療效的醫療體系。自古以來,中醫就是各個民族國家借鑒和學習的對象,日本的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以及越南的越醫學都是在中醫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17世紀起,中醫開始了西方之旅。上個世紀70年代的針灸熱更是加速了西方世界對于中醫的認可。隨著中國政治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和西方世界中醫熱的再次興起,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開始加入到傳播中醫文化的隊伍中來。

1標準化及其問題

中醫有著獨特的完全不同于西醫的理論體系,它以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為基礎,包含了許多文化及宗教因素,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經由歷代醫家不斷補充和修改,是一門非常復雜的學科。而且,中醫基本理論知識的載體都是詰屈聱牙的古漢語和文言文,因而,中醫翻譯從來都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盡管在眾多組織機構和專家學者的努力下,中醫名詞術語國際命名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也取得了非常矚目的成績,但一個術語多種譯名,譯名錯誤或不準確,譯名使用混亂,專家學者口誅筆伐的情況還是普遍存在的,因而,要改變這種混亂局面就得對中醫名詞術語的國際命名進行標準化。標準化過程是艱辛而漫長的,一般認為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以不同刊物和標準的頒布為標志。至2007年兩套國際標準的出臺,這個過程算是暫時畫上了一個休止符。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2007年十月頒布《傳統醫學國際標準名詞術語》(簡稱IST),該標準被稱為中醫名詞術語國際命名標準化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同年,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世中聯)匯集55個國家的200多名專家聯合定制了《中醫基本名詞術語中英對照標準》(簡稱ISN)。這兩套標準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些紛爭,畢竟它們都是由國際性權威組織頒布的。而同時,兩套國際性標準的出臺又產生了眾多問題,兩套標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因而,大家不免產生疑問,到底哪套標準才是最規范最有說服力的呢?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到底應該遵從哪套標準呢?

2問題探討和原因分析

IST收錄了類3543個詞條,翻譯標準為反映傳統醫學實質、避免采用拼音、不造新詞、與WHO標準一致。ISN收錄了21類6526個詞條,力求英譯“信、達、雅”。且不論在詞條收錄和編排分類等方面的差異,作為兩大國際性組織,為什么會在最基本的翻譯原則和翻譯方法等方面產生分歧呢?

基于這樣的問題,筆者嘗試以抽樣的方法來比較分析兩套標準具體詞條譯名的差異。兩個版本收錄的詞條數目龐大,因而比較所有詞條顯然不太可能,因此筆者隨機抽取了兩個版本共同收錄的319個詞條,結果發現兩個版本給出的譯名完全相同的有165個,不同的有142個,還有12個詞條出現了譯名部分重復的現象。

對比分析譯名相同的術語發現:1. 基礎理論類術語的譯名基本一致。這類術語是中醫理論體系的支撐和基礎,所以其譯名在漫長的爭論和不斷的修正下最終得到統一。2. 另外,大部分中醫特有概念術語和內涵抽象的術語因其特殊性也獲得了關注從而促進了譯名的統一。3. 四字格這種特色術語也因其組成方式的特別之處獲得了相對統一的譯名。分析譯名不同的術語發現:1. 兩套標準本身存在翻譯原則和方法的差異。2. 部分術語理解方面存在分歧。3. 具體詞匯、結構、動詞處理的差異也是非常明顯的。

3解決方法

既然這兩套標準都是在國際性機構的組織協調下由眾多專家學者反復討論研究才完成的,而且所收錄術語的英譯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一致的,那為什么不能以此為基礎,分析差異產生的原因從而減少分歧以促進譯名的規范統一呢?

筆者嘗試給出一些建議,以供參考。1. 首先確定翻譯原則和方法,這是標準化道路上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兩大組織在這方面已經達成一些共識,分析總結譯名相同的術語可以為進一步達成共識提供參考。可以參考采納本領域不同時期國內外權威專家學者的觀點,旨在消除分歧。2. 在統一原則和方法的基礎上,兩大機構可以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來解決具體的差異,如:消除術語理解上的差異,避免結構性差異、動詞形態差異和四字格術語譯名結構性和具體用詞差異,修飾性詞語的規定性統一,西醫對應詞的合理規范性使用,采取問卷及數據庫的方式以約定俗成為原則來選取更普及更被認可的譯名等。3. 除此之外,政府及相關部門也應采取措施來推動標準化進程,如協調兩大機構的合作,組織專家學者溝通交流,規定出版物中術語譯名的使用等。4. 另外,讀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體會提供參考性意見。

4結論

隨著中醫逐漸以一門獨立醫學而并非替代醫學的身份立足于世界醫學領域以及中醫對外傳播的迫切性要求,中醫名詞術語國際命名的標準化使用顯得更加重要。筆者通過對比分析ISN 和IST中具體術語國際命名的差異從而幫助減少分歧,促進統一,最終推動中醫的對外傳播。

參考文獻

篇7

常規抗心肌缺血制劑硝酸甘油是控制心絞痛癥狀的首選藥,但長期應用易產生耐藥性,影響療效。因此,在冠心病病變過程中,一般按照“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進行治療。

發作期――應用急救藥物

冠心病心絞痛急性發作,是因心肌急性短暫缺血缺氧而致。中醫認為這類患者多為年老腎虛、五臟陽氣之生發及之化生機能顯著衰減,心脈受陽氣溫煦、陰血濡養的力度顯著減弱,致心血營運無力,抗御寒邪、七情傷害的能力降低。所以,每遇寒冷,或七情傷害,心脈易發生寒凝血瘀或氣滯血瘀而疼痛。

心痛急性發作時,宜急用辛溫散寒、活血化瘀、通陽豁痰、行氣散滯等治法,及時疏通心脈,改善心血營運灌注,以緩解疼痛,防止變生危癥。

緩解期――中醫治療

篇8

靜功一般是靜中有動。靜坐可以使人們散亂的心念逐步歸于清定,心定則氣和,氣和則血順,不但能祛病強身,而且可以去除主觀迷妄,獲得安樂。

靜坐法除了上身應保持自然端正外,兩腿、兩手的放法各有不同。一般可分為平坐式及盤坐式。盤坐式又分為自然盤腿坐、單盤腿坐和雙盤腿坐幾種。至于兩手的放法更有多種,一般是將兩手仰掌,左掌安放于右掌上面(或右掌安放在左掌上面),兩拇指頭相拄,放在腹前臍下;或兩手合掌胸前,手指、手掌對應合攏;或用兩手結成手印等。有的平坐式是將兩手掌平放兩大腿上。筆者根據多年的練功體會,并參考一些文獻資料,認為手按膝部的靜坐法(平坐式)既方便舒適,且功效亦甚宏大。

平坐式也稱自然坐功,是身體端正穩坐在凳上,兩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膝關節彎曲成90度,兩腳平行著地,腳底踏平。

一、古代手按膝部的靜坐法

1.南北朝時《曇鸞法師服氣法》中說:“初,寬坐,伸兩手置膝上,解衣帶,放縱肢體……”

2.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養性第二》中說:“每旦初起,面向午,展兩手于膝上,心眼觀氣,上入頂,下達涌泉,旦旦如此,名曰迎氣……”

3.我國最大的石佛像是四川樂山大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彌勒佛坐像,通高7l米,鑿建在樂山市凌云山棲鸞峰峭壁臨江處。這尊佛像是平坐(危坐)像,兩手按于兩膝,與其他盤坐佛像不同。

由上所舉,可見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手按膝部的靜坐法。

二、手按膝部靜坐法的功效和意義

1.有利于上下相通,陰陽平調

上下相通,高下相須,是自然界和人體運動的一般規律。中醫學認為,人體必須保持陰陽相對平衡,即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人體上身屬陽,下身屬陰,并由于心臟在人體上部胸中之故,血液運行以上身較為旺盛,因此上身常較下身溫暖。手按膝部靜坐法可使上身陽熱之氣經膝部溫通于下,改善下肢血液運行,避免“上熱下寒”、“上盛下虛”,陰陽失于平調的病癥;同時因膝部是下肢的大關節,膝部得到溫熱之氣,可增強腿膝功能,防止腿膝疼痛無力等癥。實為保健祛病的良法。

2.有利于“心腎相交”

心火下降,下交于腎;腎水上升,上達于心,謂之“心腎相交”和“水火既濟”。這是醫療和氣功鍛煉的重要原則。手按膝部靜坐法,可借手心勞宮穴(心包經穴位)之熱氣,使膝部經脈溫通,達于足部涌泉穴(腎經穴位),并因調息、調心以激發和促進腎臟功能,促使腎水上升,而達“心腎相交”、“水火既濟”,以維持身體的陰陽平衡。

篇9

1.1中醫病因及發病機制中醫學認為,放射線屬火毒之邪,最易傷津耗氣,放射線直接照射口腔所致損傷乃火熱毒邪燔灼肌膚,屬“口糜”范疇,最基本的病理變化是氣陰兩虛,常見的證型有熱毒熾盛、陰虛火旺、氣陰兩虛、脾虛濕熱、氣滯血瘀及氣虛血瘀等[3]。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不足是所有放射性口腔炎發病的根本原因,而以脾肺腎氣虛及肺胃肝腎陰虛為主?!盎稹?熱)貫穿放射性口腔炎始終,無論是實火(火毒或濕熱)還是虛火(陰虛火旺),在每例患者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而且以虛火占主導地位,血瘀也是放射性口腔炎的重要發病機制。虛、火、瘀互為因果,常常同時存在,形成惡性循環且貫穿始終。

1.2西醫病因及發病機制目前對于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發生機制仍不十分清楚,照射引起的口腔黏膜細胞數的減少可能是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病理學基礎,但這種細胞數的改變并不易被臨床發現,臨床常見的往往是急性滲出性炎癥的組織學改變,這與諸多因素有關,如照射的方式和劑量、自身抵抗力、口腔疾病及衛生狀況、放療導致的唾液分泌減少、口腔自潔作用消失、放療導致的自身免疫力下降、化療藥物對增生活躍黏膜細胞的損傷和造血系統及免疫功能抑制、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口腔菌群失調等[4]。由此看來,急性放射性口腔炎可能是口腔正常黏膜在放射線的照射下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篇10

運用外科手術對單純的胸腰椎壓縮性骨折進行治療的很少,一般來講,僅僅通過保守的中醫治療,療效就可以很好地實現?,F對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應用中醫保守治療單純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52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導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資料共計52例,均為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單純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男34例,女18例;年齡37~79歲,平均52.7±2.5歲;致傷原因:跌倒傷22例,車禍傷21例,砸傷9例。椎體壓縮程度:壓縮不及1/3者20例,壓縮1/3~1/2者25例,壓縮超過1/2者7例。

1.2治療方法復位:如果骨折表現單純,且無神經癥狀,或者沒有明顯的移位、壓痛,或者是附件骨折,不需要進行復位,選擇硬板床進行臥床休息即可;如果椎體壓痛比較明顯,且有脫位癥狀,就需要進行及時的復位,具體對應的復位方法為:對于屈曲型骨折,過伸位復位即可;對于伸展型骨折,過屈位復位即可。休息的條件,按照具體的病情,選擇硬板床,胸腰部適當墊高,進行1~3個月的臥床休息。

內服用藥:①骨折的初期階段,應該進行活血散淤湯的加減治療,最基本的藥方構成有:當歸、乳沒藥、桃仁、紅花、澤蘭、赤芍、三七、甘草、丹皮;②骨折的中期,應該用補腎續骨湯加減治療 ,基礎方包括丹皮、骨碎補、香附、茯苓、川斷、土鱉蟲、當歸、枸杞子、自然銅;③在骨折的后期,對應的治療方案為舒筋活血湯加減,基礎藥方有五加皮、桑葚、當歸、絡石藤、片姜黃、雞血藤、桑枝、甘草、秦艽。

對癥治療:①如果患者腰痛,要叮囑進行仰臥,盡可能的選擇木板床,在患者腰下墊至5~10cm的枕墊,不要對患者進行隨意的搬動,即使有搬動,也要防止腰部發生彎曲。為了減輕痛疼,還可以采取耳穴埋籽,即選取腰椎、腎、神門等穴位,進行操作,減輕疼痛感。②如果腹部脹痛,對腹部按照順時針的方向,進行10到15分鐘的按摩,促進腸腑通氣;對相關的穴位,進行針刺,比如足三里、關元、中脘、氣海穴;③如果排尿困難,可以采用暗示導引法,比如對膀胱區進行按摩;對氣海穴、關元進行艾灸,對陰陵泉、中極、三陰進行針刺,必要時保留導尿;④對于失眠患者,精神安慰是一個主要的方法,比如入睡前,熱水泡腳15到20分鐘,對雙足的涌泉穴進行按摩,幫助實現很好的入睡;還可以服用安神糖漿20ml,或者選取心、腎、交感、穴神門、肝等進行耳穴埋籽,以有助于寧心安神。

功能鍛煉:循序漸進的進行功能練習,這些練習需要按照步驟,遵循階段,一點一點的來:①五點的支撐練習:所謂“五點”,包括雙肘、雙足和頭部。具體的練習方法可以描述為病人仰臥于床,用五點支撐全身,懸空背部。②三點的支撐練習:所謂“三點”,包括頭及雙足,具體的練習方法可以描述為病人仰臥于床,雙手放置胸前,三點支撐全身,懸空背部。③四點的支撐練習:所謂“四點”,包括雙足及雙手,具體的練習方法可以描述為用四點將病人支撐于床上,整個身體程騰空的橋狀。④俯臥練習法:俯臥后,后仲上肢,盡量后仰頭背,僅保留腹部著床,翹起全身。

1.3療效評價治愈:治療后受損椎體基本恢復正常形態,骨折愈合良好,胸腰椎部無不適感,生活能力完全恢復正常;好轉:治療后受損椎體大部分恢復正常形態,骨折基本愈合,胸腰椎部疼痛感基本消失,生活能力基本得到恢復;未愈:治療后受損椎體未恢復正常,骨折愈合不佳,胸腰椎部持續疼痛感,局部產生畸形并影響正常生活[1]。

2結果

治療半年后,52例患者中,治愈39例(75.0%),好轉11例(21.15%),未愈2例(3.85%),總有效為96.15%(50/52)。未愈的2例通過服用活血化瘀、散風濕中藥來進行鞏固治療。

3討論

老齡化社會的時間表越來越提前,這樣的整體社會背景下,就要求人們,尤其是臨床工作人員,對老年性疾病給與更多的關注。一般來講,骨質疏松是多數中老年患者的常見疾病,這樣,一旦受到外力撞擊,中老年人員經更加的容易發生胸腰椎骨折,相應的椎體壓縮也非常容易發生。如果椎體骨折比較單純,沒有伴隨別的相關癥狀,比如神經系統的損傷,相應機體沒有明顯的移位和壓縮,這樣就不需要進行相關的復位操作,只是簡單的進行腰背肌鍛煉,平臥硬板床就能實現相關的操作[2]。如果椎體脫位或者壓縮明顯,復位是第一步必須作的工作。復位的很好開展可以有效的減少相關的后遺癥,比如慢性腰痛,同時維持良好的脊柱生理彎曲。關于復位的方法比較多樣,但是無論哪種復位方法,原則是一樣的,那就是如果骨折是屈曲型的,就要進行過伸位復位;如果骨折是伸直型的,就要采用過屈位復位[3]。對于單純的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保守治療外加適當的休息、適時地鍛煉和復位即可。對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應該給與適宜的指導,在這些指導和幫助下,通過收縮腰背肌,將前縱韌帶拉緊,實現椎體的逐步改善,這些工作也依賴于患者給與積極的配合,只有二者的充分結合,成功才很容易達到。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义市| 邯郸县| 蓝山县| 梧州市| 靖远县| 赤峰市| 明水县| 南京市| 宝应县| 安平县| 大宁县| 金川县| 荆门市| 鹤岗市| 茌平县| 徐汇区| 孟村| 获嘉县| 蕉岭县| 台北市| 齐齐哈尔市| 泗水县| 泸西县| 张掖市| 中西区| 鄂尔多斯市| 清涧县| 石渠县| 瓮安县| 塔城市| 陆良县| 通山县| 鸡西市| 镶黄旗| 浦县| 秭归县| 建始县| 襄垣县| 涿鹿县| 夏津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