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族性 族群理論 多元視角
摘要:當代西方學界在族性研究方面存在認同、認知與實踐三種路徑,它們相互影響并不斷衍生為新的理論體系。族群認同理論關注族性的生成機制,為族群意識產生的宏觀社會學分析提供便利;“認知轉向”批判族群認同理論的群體性和同質性傾向,以全新的族性概念開拓微觀研究視域;實踐視角注重權力關系討論,試圖以“整體觀”描述社會場域中族性的變遷規律。族性是一個社會分類的工具性概念,鑒于中西方社會結構方面存在“關系化”與“類別化”邏輯的差異,應在本土經驗上發展適應中國性質的族群研究相關概念和理論,促進族群理論的“中國化”。
世界民族雜志要求:
{1}引注二手文獻、資料,需注明該原始文獻資料的作者、標題,在其后注明“轉引自”該援用的文獻、資料等。
{2}來稿應立論嚴謹,邏輯清晰,材料翔實,語句精煉,具有原創性、科學性、理論性。
{3}帶圈數字與腳注內容之間空一個字符。對文章中所引用的資料第一次進行注釋時,必須將該文獻的作者姓名、文獻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資料所屬頁碼一并注出。
{4}文中涉及到的外文人名、書名、專有名詞(術語)等一律翻譯成中文,可在中文后括號內標注外文。來稿一經錄用,版權即由作者轉讓給本刊。
{5}基金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論文,請在篇首頁下方以“基金項目”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6}作者是指對論文作出了實質性貢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或組織)。作者署名次序原則上以貢獻大小決定排序,由論文全體署名作者在投稿前共同商定,投稿后原則上不得變更。
{7}以最恰當、簡明的詞句反映論文、報告中的最重要的特定內容,題名應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語、首字母縮寫詞、字符、代號和公式等。一般字數不超過25字。
{8}圖、表 、照片圖應清晰,線條圖用黑色筆在空白紙上準確繪出,另起一行附圖說明(文字要準確精練),并在文中插入位置寫明“見圖×”。
{9}正文內標題力求簡短、明確,一般不超過五級。層次序號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與注號區別。
{10}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