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錢學森之問 中學教師 科學家 探索實踐 早期培養
摘要:自從“錢學森之問”被提出后,很多學校及政府部門對科技創新后備人才的早期培養模式進行了探索。目前采用較多的一種模式是選拔對科技感興趣的學生通過一定的培訓,在科學家的指導下做課題研究。這種模式的特點是學生課題怎么樣,更多取決于給他指導的科學家的興趣和投入。但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能有興趣并肯上心的科學家較少,所以這種模式的培養效果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萍紕撔潞髠淙瞬诺呐囵B應該是進一步培養對某方面感興趣的學生,還是普遍培養有科學興趣的廣大學生?科技創新后備人才的早期培養是不是要在中學階段就做科學家研究的課題?是由中學教師還是科學家進行培養更好?經過對教師、學生和科學家的調查和訪談,我們對這些問題與困擾有以下幾點認識。
中國科技教育雜志要求:
{1}本刊采用順序編碼制標注參考文獻,文獻序號按出現先后排序,并在文中相應處標出。
{2}來稿應為尚未公開發表的文章,論文要求必須原創,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精練,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3}稿件須有“摘要”(中、英文),用以準確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的問題、研究目的以及論點、論據和結論,字數一般控制在 300 字以內。
{4}正文:要求用詞準確,語言精練、流暢,文章層次分明。
{5}表格全部采用三線表,插圖中的文字采用小5號宋體加粗,每張插圖的寬度不要超過200px,一律用Word文檔制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