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潮溝發育 景觀格局 冗余分析 黃河三角洲
摘要:為揭示潮溝發育對黃河三角洲典型濕地景觀類型空間分布格局的影響,通過對1989-2016年黃河三角洲7期遙感影像進行目視解譯,在獲取潮溝及濕地景觀類型空間分布基礎上,通過冗余分析識別影響黃河三角洲典型濕地景觀特征的主要潮溝指標。結果表明:光灘面積占比的變化趨勢與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堿蓬(Suaeda salsa)相反;黃河三角洲北部區域濕地景觀的斑塊密度整體上大于南部,景觀破碎化程度相對較高;RDA結果顯示前兩個排序軸能夠解釋潮溝發育指標與景觀格局指數關系的85.7%,較好地反映了兩者的相關關系;潮溝長度、數量、網絡連通度和曲率對區域景觀格局的影響程度較大;潮溝分維值對景觀格局影響程度最小;潮溝長度、數量、分維值與蘆葦和堿蓬的面積占比及斑塊密度呈負相關關系,與光灘面積占比呈正相關關系。
自然資源學報雜志要求:
{1}文稿所涉及的課題如獲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以腳注形式于文稿首頁左下方說明,如“××基金資助項目(基金號××××)”,并附有關審批機構或部門審批證明(復印件)。
{2}力求簡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題。中文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3}參考文獻僅限作者親自閱讀過的主要文獻,近3年的文獻應占30%以上,近5年的文獻應占50%以上,并應對照原文核實。
{4}內容摘要為文章主要觀點之提煉,字數一般控制在200——300字為宜;關鍵詞一般為3至5個(提供英文摘要及關鍵詞更佳)。
{5}來稿請署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學位、職稱、工作單位、詳細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